第476章 方寸之间 见微知着(2 / 2)
“是!是!我马上安排!”余华生连连点头,心中既有些惶恐,又对新市长务实低调的作风有了初步的、深刻的认识。这位新市长,看来不是讲究排场和享受的人,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这股正气,却让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秦风在还算崭新的沙发上坐下,示意余华生也坐下。“办公室的事情就这样。余秘书长,说说正事吧。目前市政府这边,最紧急、最重要的工作有哪些?积压需要我立即处理的文件有哪些?”
余华生收敛心神,拿出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熟练地调出几份清单,汇报道:“秦市长,目前最紧要的有几件事:第一,是关于雾江污染事件后续治理和赔偿工作的最终方案,需要您审定签发,这是王书记和周书记都高度关注的;第二,是本周需要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题征集和准备工作;第三,是年底将近,各项经济指标收官、明年预算编制、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等工作都需要您牵头部署;第四,各部门、各区县报来的急需协调解决的重要请示件,有十几份,涉及重大项目、资金、土地等关键问题……”
他条理清晰,显然对政府运转的节点和重点非常熟悉。
秦风一边听,一边快速思考。他打断道:“雾江的方案是头等大事,相关材料立刻送到我办公室,我今天下午就要看。政府常务会暂定后天召开,议题聚焦两个方面:一是听取雾江治理进展和明年计划的专项汇报,二是研究如何落实‘民生优先’,重点讨论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比如老旧小区改造、冬季供暖保障、农民工工资清欠等。那些要钱要地要政策的请示件,你先初步筛选一下,凡是与雾江治理、绿色发展、民生保障关系不大的,或者可批可不批的,一律暂缓,集中精力保障重点。”
余华生一边飞快地记录,一边心中暗惊。新市长的工作思路极其清晰,抓大放小,雷厉风行,而且牢牢紧扣他施政纲领的核心,毫不拖泥带水。这与之前某些领导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工作方式截然不同。
“另外,”秦风补充道,“通知下去,从我这里开始,大力精简文件简报,能合并的合并,能不发的坚决不发。给基层留出更多时间抓落实。会议也要精简,能开小会不开大会,能开短会不开长会。以后除非必要,我听取汇报,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要求汇报人直奔主题,用数据说话。”
“好的,秦市长,我记下了,马上形成通知要求传达落实。”余华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工作节奏和压力。
谈完具体工作,秦风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办公厅现在人手怎么样?尤其是负责综合调研和督查落实的班子,得力吗?”
余华生心中一凛,知道这是新市长开始关注核心团队了。他谨慎地回答:“办公厅整体运转还算正常。综合一科主要负责您的文稿和调研,科长是位老同志,文字功底扎实,但可能思路偏保守些。督查室这几年在推动工作落实上,力度还可以加大。”
秦风沉吟片刻,道:“思路要服务于中心工作。这样吧,给综合一科增加两个年轻骨干,要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的。督查室的工作,下一步要重点围绕雾江治理、民生实事和重大项目建设来开展,建立台账,定期向我直接汇报落实情况,要一竿子插到底,不能浮在表面。”
他没有直接调整人事,而是通过加强力量和明确重点,来引导和施加压力,这是一种更讲究策略的方式。余华生立刻领会,这是新市长在不动声色地调整办公厅的工作导向,使其更契合新的施政理念。
“明白了,秦市长,我会立即优化力量配置,确保办公厅高效运转,全力保障您的工作要求。”余华生表态道。
秦风点点头,最后强调:“余秘书长,你是老同志,经验丰富,市政府这台机器能否高效运转,你这个‘管家’至关重要。我希望你不仅能管好事,更要带好头,带头转变作风,带头厉行节约,带头狠抓落实。”
这话既是信任,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和要求。余华生感到肩头一沉,郑重回答:“请秦市长放心!我一定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新要求,做好服务工作,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余华生离开后,办公室里只剩下秦风一人。他并没有立刻坐到那张即将被换掉的宽大办公桌后,而是再次走到窗前。
楼下,是熙熙攘攘的城市;远方,是蜿蜒流淌的雾江。这间办公室,是权力的象征,更是责任的坐标。拒绝豪华装修,并非矫情,而是要向社会、向机关干部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新一届政府,将彻底告别形式主义、享乐主义,一切工作以人民为中心。
他深知,余华生这样的老臣,以及整个庞大的官僚体系,都在观察他,试探他。他今天的每一个细微举动,都会被解读、放大、传播。从办公室的桌椅,到对工作的部署,再到对办公厅人员的微妙调整,他必须在方寸之间,清晰无误地树立起新的规矩和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