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小宫女又活过了一天 > 去留

去留(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处田庄虽小,位置也不起眼,却依山傍水,极是清静。庄里田畦整齐,屋舍干净,篱上开花,檐下住鸟,充满田趣生机。

惜花租下这里,很快便将行李都搬了进来。接着,又细心挑选了一个老妈子、一个护院和几名雇工,皆是忠厚老实的人品;同时又添置了许多新的用具,购置花苗果苗,买些鸡鸭,买些书籍,便安居下来。

惜花过惯了忙碌的生活,即便一朝安闲,还是凭着习惯每日早早起身,用罢早饭后读读书,看看雇工们侍弄庄稼,姐妹俩欢声笑语地喂鸡喂鸭,有时也参与其中一起劳作,深感这样的日子真如神仙一般。

她还教两个女孩子读书认字,告诉她们卖身契已经撕毁,过个一年半载她要退租搬走,届时如果她们想要回家,她就送她们回去。

姐妹俩激动不知所以,含着眼泪说,她们母亲早早去世,父亲也不照管家里,从小只跟奶奶守着半亩地过日子。所以她们小小年纪就下地做农活,好在邻居们有时还帮一帮,勉强度日。后来奶奶病重,她们把地里长的东西都卖了,也没能治好奶奶。老人去世后,父亲倒是匆匆回来了一趟,却是把地和老屋都给变卖了,然后带着财物走了……原来他在外面做生意不成,欠了许多债,许多年不敢回来。她们求父亲留下老房子,留下给奶奶下葬的钱,可父亲哭着说债主逼得紧,还说已经忍着没把她们卖去做童养媳,已经对得起亡妻了,往后只能各走各路,自己过活,说完终究还是拿着钱走了。

无法,为了给奶奶买棺材下葬,她们只得自己卖身,反正也无处可去。牙子见她们长相平凡,给的钱也不多,可好歹是把奶奶给安葬了。

如今,她们无家可归,都愿意跟着惜花,说自己什么都会干,什么都能学,不用穿好看的衣服,也不用吃多好的饭菜,顿顿馒头白菜都行,只求惜花不要丢弃她们。

说着,她们就把首饰从头上摘下,又急忙要换下身上的衣服,一时找不着粗布旧衣,急得满屋转。

惜花又是好笑又是心疼,急忙制止她们,叫她们别怕,说既然如此,那就让她们一直留在自己身边,等年岁大了到了择婿的时候,自己会像姐姐对妹妹一样,每人一份嫁妆送她们出嫁。

姐妹俩喜极而泣,连连摇头说不用嫁妆,只要一辈子跟着她。

欢喜过后,她们好奇问,这里多好呀,为什么还要搬走呢?

惜花笑了笑,说是等自己的老父亲,到时接了老父亲回故乡居住。

她心里清楚,眼前看起来一切稳妥,可在京郊这地方,还是与都城、与皇宫离得太近了,一不留神,不知又会和宫里牵扯上什么风波。既然太后不愿再看见她,那她就该识相地滚得远远的……并且,她还有一种模模糊糊的直觉:若是将来有一天她还会与太后见面,那一定是她的死期。

大半载过去,又到了迎新年的时候。今年朝中传来一个大消息:因连年无大灾荒、无大动乱,百姓安居乐业,皇帝决定施以恩赦,以酬上天——举国凡年满六十的罪人,只要无人命牵连,一概赦免;宫里年满六十岁的罪奴,也悉数特赦出宫。

听说这是皇帝在祈福祭祀的时候,他出了家的公主胞妹、如今的弘慧禅师向他提议的,意在能让年事已高、时日无多的人犯,得与家人团聚过年。人们不由得纷纷感叹公主一片慈悲之心,果然是大宁的造化福音。

惜花等的就是这个时候。初见常宝春时她十三岁,如今她满二十岁了,常宝春也更加年老,过了六十。这下随着大赦出宫,名正言顺!

到了日子,她带了人乘坐马车到宫门外,看着年老的罪奴一个一个被释出来,由亲属接去,心中也是激动难平。

——算来也有八年了!八年,除却陪伴公主在外的一年,其余岁月都在这深不可测的宫中一天一天熬过来,每一天都是胆战心惊,一个不慎就要丢失了性命……作为宫里性命最不值钱的奴婢,她和干爹相互扶持,步履艰辛,起落跌宕,数次怀抱希望又绝望,终于……终于等到今天了!

他们父女俩,终于能双双出宫,重见天日了!

终于能脱离囚笼,过上像个人过的日子!

望了又望,终于看到常宝春随着人流出来,惜花喜出望外,赶忙迎上去扶住他:“爹爹!”

“丫头!”常宝春虽是头发半白,精神却很好,尤其眼睛锐利如旧,一眼就看到了她,也是喜悦流露。

“快,天冷,爹爹快上车!”此时腊月,天上还飘着小雪,看常宝春还身穿罪奴的冬衣,单薄得很,惜花担心他受寒,连忙将他扶上车,抖开备好的一件崭新棉袄给他裹上,随行的老妈子也端上点心和热茶。

常宝春喝了两口,笑道:“丫头,消息一来,我就知道这个法子是你想的。”

惜花知道他指的是皇帝大赦的事,笑了笑,“让爹爹久等了,快和我们回家罢!”

听到“家”这个字眼,常宝春眼中忽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接着又是一黯。“一把年纪了,原以为要老死宫中,哪还敢论什么家……也全靠有你。”

惜花暗想他年纪大了,年少又是净身为奴才入的宫,恐怕家里早已没人了,所以才发这样的萧索之叹。于是忙道:“今后有我陪着爹爹,我们一家人住在一起,平平安安度日!”

常宝春总算显出一点笑意,点了点头。

回到田庄,大家欢欢喜喜过了年。恰巧这年是个暖冬,庄子上的准备又充足,可说每日都是悠闲舒坦。开春开得早,不多久冰雪消融,草木复苏,百姓纷纷开始下地劳作。

惜花对常宝春道:“爹爹,这里我不打算长住的,既然冬天过了,过阵子天气一暖,我们就动身吧?您故乡是润州,我们就到那里寻个山明水秀的地方住下,给爹爹颐养天年,如何?”

常宝春神情颇受触动,却没有立即首肯,而是稍作思量,道:“这一去,便是再也不会回京了。我毕竟十几岁入宫,在京都过了大半辈子,总还有些舍不得……我想临走前,再去看一看我的几位故旧老友。”他顿了顿,“放心,只是几个知交多年的老朋友,绝不会跟宫里有牵扯,更不会惊动太后。”

惜花能够懂得常宝春的念想,便道:“这是当然。我们多住一阵,等天气暖了,爹爹就去拜访旧友,我也去与公主道别,那时我们再动身。”

于是又过一个月,春暖的好天气,惜花备了马车,又寻了会功夫的小厮,送常宝春入城里去访故旧。

一连几日,倒是平安无事。可这日常宝春回来,却是心事重重的模样,晚饭也只草草吃了两口,便放下筷子。

惜花看在眼里,便在四下无人时悄悄问他:“爹爹,今日是怎么了?可是遇到什么麻烦?”

常宝春似乎并不欲说。惜花又问一遍,他才犹豫着慢慢开了口:“丫头,你独自离开京都吧。”

惜花顿吃一惊,急问:“爹爹你呢?要留在这里?”

常宝春叹了口气:“我是去是留,你就别管了。我们就此别过。”

惜花急了:“爹爹,到底出了什么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