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门阀之上 > 风有信

风有信(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过她的慨叹并没有被辜负,紧接着,便有治书侍御史等人弹劾陆扩,但都止于骑马于铜驼街行止不雅等事。然而,这不过是大乐之前的前奏,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把陆扩凸显出来。

这是一次有节奏、有预谋的出击。

果然,最后刑部的江恒站出来,郑重道:“臣请奏,先帝三子棺椁上月已奉入禁中,但宫内不乏流言,更有异象之说。有人指右卫将军陆扩有涉,为求公允,臣请将右卫将军调离职任,避嫌一二,待刑部查清原委。”

陆秀站在最前方,此时也有些诧异。她参加的朝会已有四年,从来都是四平八稳,乏甚冲突。像今天这样掌握相权的外臣直接攻击禁军,还是头一次见。

不过陆秀这个年龄也已经清楚,这种层面的搏斗绝不会立刻见血。江恒与魏钰庭等人海西想借由元湛丧事在都中的舆论,将陆氏派系的禁军暂时调离,以拖延圣后称帝的步调。毕竟这种高职位的禁军一旦调离,不能没人补充。陆扩走的容易,想要回来,绝不可能。

待江恒说完,殿内一片沉寂。陆昭则淡淡一笑,问道:“刑部尚书此言,诸公如何看?”

人群中,有几人用余光看向魏钰庭,而魏钰庭却沉默不言。此时,身为洛阳令的刘光晋则出列道:“刑部所言,虽是援例,但于时下境况,未免偏离。流言蜚语,再所难免,所涉人事,未必属实。目下丹阳郡公与益州刺史正对边境用事,臣身为洛阳令,以为天下稳定,首在畿内。京畿稳定,首在内宫。此时内失之分寸毫厘,外则失土地千里。右卫将军掌宫禁日久,若骤然离任,岂非惊动内朝?若果真宫内有异象,也非禁军之责。陛下何不诏钦天监试论一二,或有可解之道。”

刘光晋此言一出,几乎除魏钰庭之外的所有人都看向他,并且露出惊诧的神色。陆秀正想要附和,却见母亲的目光凌厉地横扫过来,旋即噤声。

御座上的陆昭并没有支持某一方,而是道:“洛阳令与治书侍御史所言,皆有道理,既如此,先令政事堂讨论,再行裁夺。”

接下来的议事也就乏善可陈。

下朝后,陆秀追至母亲身边,不解道:“阿母即将登位,正需钦天监呈祥瑞吉兆。此次江恒提出宫中异象,正式阿母行事的大好时机。刘光晋又是阿母擢升的旧人,为何不应,只将此事埋入政事堂?”

所谓政事堂裁论,其实就是默认暗流涌动,让各个势力相互博弈,接下来很可能让陆扩去值变得有风险,而钦天监呈报祥瑞也变得不了了之。

陆昭望着已近及笄之年的女儿,对其应变能力也颇感欣慰,谆谆教诲道:“江恒才华在寒门内仅次于魏钰庭,他以异象之说攻击右卫将军,难道真的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卖给我们破绽?”

即便当年赢得最高权力的宝座,但皇权与相权的斗争远未停歇。昔年的伙伴摇身一变,便成皇权的对立面,而在女主当国一事上,更是不惜余力地打击,以求制约。

见到女儿沉默,陆昭便拉过她的手,一边徐徐前行,一边道:“这座宫苑里每个人都是人精,但大多时候还是一盘散沙。人情博弈,时事算计,落到实处,最终还是绝对力量的对抗。眼下皇权相权势如水火,打掉一个右卫将军已是极为有利,但若能收买一个右卫将军,则要获利更多。寒门拧成一股绳是好事,也是坏事,但坏就坏在聪明人太多。”

“你的大局,未必就是我的大局。江恒之议诚然强横,刘光晋之议则在收买人心。况且钦天监仍需我们完全掌控,没有十足把握,断不能出手。若果你当时符合刘光晋之议,钦天监若有二言,我们也不好再出手。”

“钦天监一事,是女儿想的不够周全。”陆秀先是颔首,旋即又问道,“可是祖翁他也是陆姓,母后又何须担心他会被刘光晋等人收买?”

天家难有温情,女子执政要跨越的执政序列,更要比男子多得多。不过陆昭并没有示于女儿太多,只道:“我之家人,也绝非外人随意亲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