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民国之1914 > 寻求解决之法

寻求解决之法(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寻求解决之法

4章修

翌日,沈七零在路口买包子时,也发现了学校收支严重不平的事。如果没有财政补贴,校长就是卖血也支撑不起学校运转。

路上偶遇报童叫卖,沈七零喊住人,挑选着买了几份报纸。

沈七零腋下夹着报纸,嘴里咬着包子,手中摊开一份,费劲的辨认着今日报纸内容。

报童收着钱,还再推荐,“最后一份沪市生活报,先生不要吗?有冯小姐和张少帅相识相恋的故事,独此一家,先到先得。”

“等等,我昨天听你说,他俩还没见过面,怎么今天不止感情线,连感情都出来了?”

报童嘿嘿的笑了两声,“您也说昨天了,那么长时间了,咱们张少帅是什么人,那是男人中的男人,是个姑娘只要见到他都得爱上他。冯小姐再厉害不也是个姑娘嘛”

“你小子还兴盲目崇拜那一套。”这还歪理一套一套的,沈七零赶时间,没和他继续深扯,到底还是另外又掏钱买了份生活报。

趁着上午没课,沈七零在办公室翻这一周以来的报纸,

昨日码头大火,火光冲天,沉了两艘船。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女明星梅羽衣解放乳~房言论造议员攻击。

强华纺织厂招工。

政务次长冯锻章捐款五万元给圣约翰大学。

……

李公馆招钢琴老师。

就他了。

第一节早课的铃声响起,汤长泽起身出去上课。周延煦还在备课。

沈七零走过去,“周老师,上午也没课?”

周延煦是个性格温和的中年男子,三十多岁,带着儿子住在学校的宿舍。平时和沈七零也说上几句,所以沈七零特意来聊天也不会显得突兀。

“上午两节没课,沈老师来的也挺早的,还以为您上午没课会在家休息呢?”

学校对这一块一向很宽松,只要不耽误上课,对老师们的考勤没有强制要求。

“这不是家里闲着也没事。周老师在校时间久,我有一事不解,想向您请教”

周延煦放下材料,“您请说?”

“我们学校学费一学期可是四元?”

“是”

“老师们工资三十,还另有补贴?”

“是。”周老师补充了句,“王副校长工资60元。”

“这就是我疑惑之处,明显,仅仅以学费来说,并不能支持学校开支”

“这也难怪您疑惑,我们学校在所有私立学校中是收费最低的了,而且生源较少,没有任何财政补助,看起来确实是难以为继。”

沈七零知道

“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由校长补贴的,校长虽然是家中次子,但名下有几处产业,郊区也有大片田地租给了农户。这也是学校经费一直以来的来源。”

“是何产业?”

“好像是一处银楼,还有一家书店,其他都转了出去平时也就收收租金。”

维持家里平时生计还好,但是要办学校总觉得差些,听着都不像赚钱的产业。

“另外校长曾说过,他有一好友,乃是晶报的老板,每月会向学校捐助一笔钱。”周延煦停顿几秒,“前些日子,报纸改名了,现在叫……”话到嘴边,周延煦一时没没想起来。

“新晶报。”想起早晨买的几份报纸,沈七零回道。

周延煦点点头,“是叫这名。”

只不过这份报纸风格太杂,广告小说时评什么都有,办公室的四个人除了沈七零,也没人订过。

周延煦日常看的也是申报和戏报。

沈七零低眉沉思,新晶报?学校的窘迫是跟报纸改制有关,还是蒋校长的产业出了变故。

周延煦,“像我们学校这种私立小学,若不是有校长家里产业维持着,根本就维持不下去。”

沈七零,“其他私立学校也存在这种情况吗?”

“嗯……一来刚才我也提过,私立学校收费一般来说都比较高,至少都是我们学校两倍以上,其他就是他们会有固定的捐助,政府也会有补贴。”

这也是沈七零奇怪的地方,他以前就听过民国政府重视教育,教育经费之处占比很大,老师工资也很高,就拿大家都知道的徐志摩来说,收入之高,否则也不会养得起陆小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