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民国之1914 > 回沈阳

回沈阳(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回沈阳

140章

“娟姐,帮我打包一份馄饨,不用煮。”

想到几日未见谭玉湾,张盛年和连仲业续完兄弟情谊,也打算早早的回去。

连仲业再想走,他也没再拦着说话。

娟姐在后院一直注意着动静,听到招呼,立马的迎过来,“我这就给您准备。”

说完瞧着连仲业要走,问道,“二爷,要不要也装一份带回去。料汁我用罐子装好,到家把馄饨煮熟,倒上料汁和店里一个味道。”

连仲业刚要回答,就听到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随着门帘被掀开,一个莽撞的身影冲了进来。

对方举着手里的电报,一看到张盛年就说道,“大哥,家里出事了。”

张盛年接过电报仔细看着。

来人,也就是张庆年,找到人心也放了下来,一扭头注意到一侧的连仲业,原本还苦兮兮的脸立马变了颜色,高兴地扑了上去,一下子就挂在了对方身上,“二哥,你也在。”

连仲业拍拍他的后背,“发生什么事了?”

说道这个事,张庆年皱着眉,声音里藏着火气,“小弟和孙医生失踪了。”

有人在他们张家的地盘把座上宾的客人和张家的小公子给劫走了,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他恨不得现在就回到沈阳把那个胆大包天的人给揪出来,就地正法。

张庆年原本还打算趁着临走前的晚上,好好逛逛,潇洒潇洒,接到电报一刻也没耽误,立马来找张盛年。

此事事关重大,沈医生说他们特地请去指导沈阳现代医院建设的专家,另一个失踪的是张家的幼子。从人失踪到现在肯定已经找过了,只是仍没有消息,若不是发生这样的大事,沈阳也不会发来电报。

张盛年一把把人拽下来,安排道,“集合人,今晚就走。”事情已经容不得耽误,多停留一天,对孙医生和小弟来说都多一份危险。

张庆年,“大哥,你呢?”

想到他来上海的打算,张盛年心一紧,短暂相逢,马上又不得不离开,想到此,说道,“我先去一个地方,随后汇合。”

……

来到花园路谭玉湾的住宅,敲了敲门,许久不见有人来开门,张盛年从藏钥匙的地方,摸出钥匙开了门。

打开灯,屋里和屋外一般的阴冷,壁炉里的火不知什么时候熄灭了,厨房里也一干二净,除了米面和材料,一点蔬菜的影子都没有。

张盛年把装馄饨的食盒放到客厅的桌子上,去书房里拿了纸笔。

坐在客厅的桌子上留言,有许多话要说,最后只留下一句,“有事回家一趟,勿念。食盒里装了馄饨,记得煮了吃,照顾好自己。张”

他心里觉得不过是短暂的分别,事情一处理好,就会再见。

把壁炉里的煤点上,关了灯,披上衣服,锁上了门。

张盛年把钥匙放好,在门口等了几分钟,也不见人回来,才匆匆地坐上了车。

“走吧。”

听到车鸣的声响,隔壁二楼的帘子拉开,主人瞧着车离开的方向,疑惑的说了句,“谭先生回了吗?”

……

自从上次和李次长见面后,李次长是行动迅速,第三日就召集了一组的人来推进拼音普及之事。

从人员构成上就能看出李次长对此事的重视。

李叔慈,11岁熟读四书五经,华国白话报的发起人,著述论著从文史研究到海外思潮讨论研判,目前在教育部任职。

柳康宜,华国新报总编辑,参议院参政,少年时组织爱国学生协会,号召青年立志救国,在学生中很有影响力。

沈啸之……

每一个喊出去都是大名鼎鼎的人,此时都挤在一间不足二十平的屋子里,整整齐齐的坐在木桌后,一人一书一笔,跟着沈七零学拼音。

压力山大!

感觉写拼音的手都有些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