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沈阳(2 / 2)
幸亏昨日重温了一遍,否则以他现在的心态,一紧张露了怯,再毁了李次长的一片好意。
沈七零的授课时间没有停留太久,一上午不到,课程就结束了。
和这些人一交流,他倒像是个初学者了,被完完全全碾压的一天。
确定完全掌握后,组里的人已经开始分工,谁编辑字典,谁校对文稿,谁安排试点,谁和报业协会联系……每个人分工明确,一点也不含糊,除了……一位。
徐达。
年纪轻轻,来历不明,只听说是李先生的同僚。
临近中午,没有任务的徐达,邀请另外一个已经无所事事的闲人沈七零去吃饭。
沈七零看着已经进入工作状态的几人,“几位先生怎么吃?”
徐达,“我们吃完给他们捎回来就行。”
徐达声音一点也没避讳,看着他们说到,“就他们现在的状态,你给他们个馒头,面前放甜酱还是放咸酱,他们吃起来都是一个味。”
为了方便交流,原本的桌子被重新堆排到一起,桌子上放着字典和大家挑选出来的书刊读物。
沈七零看过去时,没有一个擡头看过来。
徐达,“怎么样,我们说我们的,他们这群人就这样,一忙起来,我们在他们眼中都不存在。”
看着完全沉浸去的人,心里有点酸涨,很神奇的感觉。有这么一群人在努力,想必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办成吧。
无论以后如何,此时此刻他无比庆幸自己的决定。
与他们相比,自己见过未来的样子,记忆里有和平盛世的美好,知道在发展到某一个阶段,终会有一群人找到正确的道路,带领着苦难的人民迎来独立。
眼前的一切也许布满靳棘,也许被黑暗弥漫,这条弯弯曲曲坎坷崎岖的道路终究会走向光明。
但和眼前的他们一般的人呢,在黑暗里又是以怎样的勇气在摸索中坚持和努力。
没有人能告诉他们未来是什么样的。
没有人知道哪条路是恰当正确的。
他们或许终其一生用生命来寻找答案。
一代接一代走着看不到前路、走出前路。
但不可否认他们每一位都是引路人。
徐达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喊着还发呆的沈七零,“走吧,我们去吃饭。”
……
工作地旁边有家鲁菜馆,老板是山东人,来上海十多年了,乡音未改,还是操着一口的北方口音。
门上方挂着店里的招牌,门一旁立着啤酒厂的广告牌,画牌上是拿着啤酒的广告女郎
临近中午,店里的桌子一多半已经坐满了,沈七零和徐达两个人也没多要,点了两个菜,要了两碗米饭。
店里白酒和啤酒都有,沈七零不好饮酒没有点,徐达工作时间有要求,也没有上酒,两个人就要了壶大麦茶,安安静静地用餐。
徐达人长的斯文白净,吃饭也不遑多让,沈七零饭吃完了,徐达碗里还有小半碗米饭。
沈七零等了一会,说道,“几位先生可有什么忌口,我先去点餐?”
徐达放下碗筷,很有经验的说道,“一人一个馒头,一碗青椒炒蛋。”
沈七零,“好。你先吃着。”
沈七零等饭菜的功夫,徐达饭还没吃好,老板问沈七零,“菜炒好了,正要装食盒,劳烦您去后厨瞧瞧,装的可妥当。”
老板话说的委婉,实际意思就是你自己看着,到时候少了可与我们无关了。
沈七零看徐达一时半会的吃不完,想想后就去了后厨。
饭菜都放在后厨门前的一个桌子上,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帮着装碗,等按照分量装完,两个食盒装的满满当当。
男孩帮着沈七零提出去一个。
来到前厅,沈七零左看右看都没看到徐达的人,拦住服务员,“原来坐那里的客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