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 章(2 / 2)
卫长君坦然:“别的不说,至少青弟这辈子是值了,咱们家能出一个皇后,两个大司马,已经是陛下恩赐,没什么好后悔的。”
“那大哥呢?”
“前半辈子安安稳稳地过了,接下来能替青弟担当起守护太子的重任,便是死也无憾了。”
卫子夫看着他,眼眸微润,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一世,也不管是战场还是朝堂,明知前路崎岖却依然义无反顾,生于微末,归于尘埃,他们忠心耿耿,无怨无悔,这便是卫家人的风骨。
……
“这是臣通过家父提供的线索收集到的关于杜周收受贿赂,以权谋私的罪证。他做廷尉时,处理的案子多达上千件,不管是商贾还是普通百姓的贿赂他都收,受贿金额累计已有数千金,做御史大夫后更是变本加厉,除了商贾和百姓,官吏的贿赂他也收。”
太子宫九思殿,张贺将一摞竹简放到刘据面前的几案上,足有四五卷之多,俨然一副罄竹难书的模样。
刘据挑了最上面的一卷竹简打开阅览,是关于杜周受贿的供述,受贿手段与当年王温舒大相径庭:“杜周此人外表看起来寡言宽厚,实则生性残暴冷酷,他本是你父亲的下属,行事处处效仿你父亲,但远远比不上你父亲!”
张贺拱手道:“太子殿下谬赞,父亲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
刘据是不喜欢酷吏,但并非所有酷吏都不喜欢,譬如张汤和义纵他就挺喜欢的,他们手段虽然狠,但行事却很有分寸,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并非王温舒和杜周这种鱼肉百姓之徒。
“这供述出自何人之手?”刘据又问。
“原是杜周手下的一个廷尉吏,因与杜周有些龃龉,父亲被弹劾后便是找他收集杜周的罪证。”
“将这些送去丞相府,务必亲自交到卜式手上,他看过之后,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是”,张贺收起竹简,行礼退下。
刘据本不想动杜周的,他虽然贪,但能力还不错,父亲也喜欢他,且他只是贪,并不似王温舒那般作恶多端,庄青翟和张汤被杜周弹劾时他还能忍,直到这次公孙贺被弹劾,他不想再忍了,杜周明显就是冲着外戚来的,必须尽快除掉他。
丞相卜式虽然原是齐王太傅,但为人清廉正直,并不结党,他位在御史大夫之上,一定不会容忍杜周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把这些东西交给他,刘据是放心的。
两日后,卜式果然上书弹劾御史大夫,言其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罪证确凿,刘彻将杜周下狱,交给廷尉审理。
杜周本是南阳郡的一个小吏,通过贿赂南阳太守从而被举荐到张汤手下做廷尉吏,初上任时只有一匹装备不齐全的马,数年从小吏做到廷尉,再到现在的御史大夫,家资累计巨万,贪污行径不言自明。且杜周性格刚硬,办案手段是出了名的严酷残忍,治下不少冤案,一经下狱,廷尉义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其严刑拷打,杜周百口莫辩,没几日便在狱中畏罪自杀。
刘彻抄没杜家家产,却并未罪及其家眷,杜周的长子和次子和父亲一样严酷,亦是他的得力帮手。
太初元年六月,刘彻以太仆刘屈髦为御史大夫,以中大夫韩嫣补太仆一职。
宣室殿外,霍去病看着愁眉苦脸的刘据,问道:“怎么了?”
弄死了一个杜周,又来了一个刘屈髦,父亲这是存心恶心他,刘据感觉身心疲惫,说道:“表哥,明天休沐,我们一起去上林苑狩猎吧?”
“不行,我答应了你姐姐,明天要在家里陪她的”,霍去病搭着他的肩膀说:“要不你明天去我那儿,咱们一起去郊外散散心?”
“不了”,刘据摇头,去了也会被长姐嫌弃,说道:“你难得有时间,在家好好陪陪长姐吧,我就不打扰你们了,明天我留在宫里陪陪母亲。”
“行,那等下次休沐,咱们再一起去狩猎!”霍去病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离开了。
刘据看着表哥坚毅果决的背影,心里颇有几分羡慕,不知道他是没有意识到外戚如今面临的困境,还是觉得这些困境于他而言不算什么,他似乎从来没有为这些事情烦恼过,永远都是一副无所谓和无所畏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