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你(2 / 2)
雍久不说话,静待下文。马车里的氛围一下变得严肃起来。
“宫宴结束那天,你可是最后一个见到曼儿的人。”
“呵,那又如何?”
“在那之后,除了你,再无她人见过曼儿。你说郡主多次传召你过府谈话,你可都见到了郡主?”
雍久垂下眼帘,她不想骗独孤伽罗:“见到了。”
独孤伽罗挑眉:“见到了?在郡主府?”
雍久不欲作答,天随人愿,禹王暂住的府邸到了。
“还请殿下先行回府,待一切尘埃落定,我自给殿下一个交代。”
“不行,”独孤伽罗拉住她,“本宫现在就要知道。”
“眼下情势紧急,见禹王要紧,还请殿下以大局为重。”雍久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竟能为私利说出这么冠冕堂皇的荒唐话。
“本宫也去。”独孤伽罗哪里肯放过她。
“不行,殿下若去了,恐怕反而引起禹王疑心,还请殿下先回府休息。”
“怕引起禹王疑心,还是怕引起本宫疑心?”
禹王住的地方,是一般人能进的吗?一般人,禹王会接见吗?
雍久将长公主的手掰开,看着她的眼,一字一句道:“殿下信我。”
那一瞬间,长公主动摇了,她松开了拉着雍久的手。
情感上,独孤伽罗当然信雍久,可种种蛛丝马迹都不得不让她疑窦丛生。即便雍久因爱弃恨,不再计较当年发生的事,但对皇帝,雍久又有什么理由原谅?
为利禄?她早已富甲天下;为功名?南楚、东魏哪里不能去,何必到仇人眼皮子底下做事……
总之,雍久所做的一切都疑点重重。
上位者对于自己无法琢磨透、掌控不了的人或事,总是充满了恐惧和忌惮。皇帝不知道雍久的真实身份才敢用她,长公主却是一清二楚。
独孤伽罗不禁开始怀疑当初是不是不应该采用什么国债计划,更不该将雍久引入到这京都漩涡中,抑或是这京都漩涡本就由此人一手炮制?
这边厢,长公主一路皱眉思索到府,那边的雍久则顺利见到了禹王殿下。
“原来是你。”
禹王手上拿着的正是当初送给楤木主子的那柄玉如意,通体透明中夹杂着一抹紫,是难得的佳品,当然更难得的是玉如意背部的“禹”字。
“正是在下。”
禹王将雍久从头到脚打量了好几遍:“真是没想到。”
宫宴时,此人虽大放异彩,但在禹王看来不过尔尔。天下能人异士海了去,他府上就有不少,所以禹王压根没把雍久放在心上。
真正让禹王感兴趣的是此人竟然还是楤木的主人,更有趣的是这位斟老板现在还和他的小侄女暧昧不清。
“本王记得当初你可是要置我那小侄女于死地的,怎么你俩关系现在这么好了?”禹王将玉如意交给一旁的吴瑞收起来。
雍久状似不好意思般挠挠脑袋:“王爷说笑了。长公主风姿绰约,美丽迷人,当初只是一场误会罢了。”
禹王不置可否,用鼻音嗯了声:“说罢,今日找本王何事?”
“王爷快人快语,那在下也不兜圈子了。”
雍久将东魏欲与大周通商经贸一事说与禹王听,禹王自然高兴。江南道是东魏与大周经贸的必经之路,这过路费收收都够让人手软脚软的了。
“不过我那侄儿和侄女能答应?”
“东魏此行意志坚定,若是无法开通贸易,便要大周对当年的成平战役进行赔款。两者必达其一。”
雍久见禹王犹疑,再接再厉,“咱们这位陛下最好面子,赔款是绝无可能的,东魏亦不会让步,必然会在商贸上有进一步商讨的空间。”
禹王点点头,觉得雍久分析得有道理:“如此一来,岂不是便宜了本王?”
“据在下所知,陛下那边是打算放开两国贸易了,但为分一杯羹,或许会在江南道设边境司,进关货物都会提前收税。”
“呵,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亏他想得出来。”禹王冷笑一声,又眯眼瞧雍久,“你消息倒是灵通。”
这事禹王都没收到风声,这个民间商人竟先掌握几分,看来他小侄女那里的消息还是要更快些。
禹王以为雍久是抱着长公主这棵大树才知道得那么多,但他也不傻:“你特地提前来告知本王一声又是为何?”
雍久面露难色,犹豫半晌:“我听说王爷留滞京都数日。”
“是啊,本王另一侄女多日不曾露面,本王心急如焚,哪里能只顾自个儿就回封地去呢?”
瞧这位风流王爷轻松自在的模样也不像是在担心独孤曼,恐怕对方死在京都,他会更高兴。
雍久不答,禹王眨巴着眼想了想,品出味儿来:“斟老板不会是来做说客,想让本王回江南道吧?”
雍久也不否认:“王爷,一会儿圣旨来了,接了就马上回去吧。”
“本王的事轮得到你来安排?”禹王横眉一挑,普通人恐怕都被吓晕过去。
“王爷知道长乐郡主在哪儿吗?”
“本王怎会知道?”
“我知道。”
嚣张王爷一下慌了神:“你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囚禁郡主?”
雍久摇头:“郡主自己做的选择,没人强迫她。王爷今日打道回府,不但消除皇帝疑虑,更有未来极为繁荣的通商口贸易等着您,何必在这里死磕呢?”
禹王听得云里雾里,眼珠一转:“敢问斟老板,你在这场戏里扮演什么角色?”
他获利,那她要什么?
“不瞒王爷说,在下于东魏也有些产业,两国互市的话……”雍久没把话说完,只留给禹王一个狡黠的笑容。
商人果真重利。
如此一来,禹王便放心许多,这位斟老板是为了自己的生意才如此卖力,倒说得通。
“好,本王答应你。不过……”禹王两指拈了拈。
雍久哪里不懂:“王爷放心,我手下产业都需要王爷的关照,到时候还望王爷多给些照拂。”
“哈哈哈,好说好说。”和聪明人说话就是快乐,不必点透就足以各取所需。
两人谈完事,雍久从后院悄悄离去。没多久,圣旨就下来了。
果然如雍久所说,皇帝同意了与东魏互市一事,并命禹王即日起赶往江南道主持相关事宜。
禹王无异议,领旨后即刻启程回江南道。
焦急等在金銮殿的皇帝听闻消息后,长嘘一口气:“斟氏真乃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