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 / 2)
番外
永宁五年元月,大周圣祖皇帝的成婚之日,京都城内,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倒不是天子脚下的臣民们没节/操,对上位者的婚事特别奉承,纯粹是因为天子的婚礼排场实在太大、福利实在太好,让人身心愉悦。
首先是那摆满京都城的九百九十九桌流水宴,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享用。流水宴将不分昼夜,连摆三天,从二人的成婚日到回门日。
斟大老板说了,大伙儿敞开了肚皮吃,吃到斟氏破产,她也认。
为贺新婚,女帝将皇宫上下的人都赏一遍,还将历代皇后的居所兴庆宫改名为永宁宫,与年号相同,足以得见女帝对斟皇后的喜爱。
除此之外,女帝还免除大周所有人一年徭役,破天荒头一遭地给每户人家退税十钱,并许诺:往后,皇后在位、在世一年,朝廷便退税一年。
大周百姓们不但祝贺女帝与斟老板新婚大喜,更是打心眼里期盼这位商人皇后能延年益寿,最好长生不老。
除了女帝与雍久为婚事使出浑身解数,大周的各路商人也对这桩婚事喜闻乐见。
各地的富豪乡绅用尽各种方法花式撒钱——毕竟长脸哪,自古商人多卑贱,出了个皇后耶,多了不起。
反对声有吗?几乎没有。
一来,顽固派世家已被斩杀殆尽;二来,残留的大世家们对女帝身后位置垂涎三尺——女帝没子嗣,自家后代的机会就多起来了。
民间更不必说。这几年风调雨顺,日子越过越好。皇帝结个婚,还有这么多钱砸下来,谁管你跟谁结婚呢?老百姓日子过得好、生活富足,比什么都强。
什么,你说女女成婚不合规矩?
有文化的会拿出大周律法,同你说:大周律例只规定“配偶”成婚,可没说必须是男女“夫妻”,此乃合法合理之事也。
连农田的老汉都能举着例子反驳你:那个啥啥刺史不还男男结婚了嘛,还有那个啥啥女元帅也讨了个新娘子回家,怎地皇帝就不行呢?
所以,经过多年铺垫以及两段男男、女女的婚姻开了先河,女帝的同性婚姻竟出奇地顺利,几乎无人反对。
永宁宫,交泰殿。
洞房花烛夜,头破血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