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背后指使(2 / 2)
乔衡粗鲁的将一把止痛药洒在男人断腿的之处,好让男人继续回话。
“大人您……定的规矩,青壮年男子需前去修筑堤坝或是于城内修缮房屋才可领粮食,程家老爷平日尊贵惯了的,哪里能受的住这些粗笨的活儿?可……眼下水患,城中并无吃食,又不得不前去修筑堤坝或是于城内修缮房屋才能领粮食,没办法,程家老爷这才用银钱收买小人,想要闹事将您这规矩给搅黄了,同此前一般无需劳作便能领救济粮食。”
那男人忍着痛断断续续将原委一一道来,穆苏得知事实真相,也不再揪着男人盘问,转身扫视一圈泰安府众官员:“诸位大人,此事该如何处置啊?”
张知府率先出声:“自然是严惩不贷,程家蓄意作乱,罪不可恕!”
“有张知府此言本官便放心了,那便交由张知府处置程家蓄意扰乱民心一事。”穆苏见张知府如此不含糊的直言,顺势将此事交由张知府。
毕竟张知府才是泰安府一府之首,程家乃是泰安府人士,自然由张知府办案;不过,并不妨碍他述职时将此事禀明庆元帝。
穆苏将此事处理完便离开,接下来他还要忙着处理修筑堤坝一事,并没有闲暇时间在这里处置程家一事。
众泰安府官员见穆苏离去,这才敢开口。
“程家嫡子今岁中了二甲进士,如今正在京城大理寺任职,程家还有个翰林院正四品的侍读学士,其二子也是高中进士于地方任职父母官;如此不顾及程家颜面,处置程家老爷,可会招致程家那几位大人的不满啊?”一泰安府同知揣摩着询问张知府。
余下官员也纷纷附言。
“人穆侍讲堂堂常平侯府世子,勋贵世家出身,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此次又是奉圣命前来赈灾。程家故意同人穆大人作对,事后被穆大人当场擒获,你们有几个胆子敢在常平侯府面前包庇程家?”张知府一番问话,直叫众泰安府一众官员哑口无言。
是啊,人穆大人自己是个仕途扶摇直上的新贵不说,家世又十分显赫,乃是侯爵世家出身;哪里害怕一小小程家?他们怕的是牵连到自个儿身上。
“安心些,又不是你们撞上去的,是程家自个儿糊涂到头了,穆大人自个儿抓住的,干我们何事?”张知府事不关己的随意安抚众官员,程家除了也好,这泰安府地界儿上用不着行事嚣张的地豪乡绅。
穆苏同乔衡商议一番修筑堤坝之事,譬如百姓如何安排,又该如何修筑等等问题;直至深夜穆苏还在屋内画着图纸,回想着疏通洪水的法子。
“夫君,喝点热粥稍事休息再想吧。”章南絮端着一碗白粥,劝说穆苏休息。
自入泰安府之后穆苏就未曾好好睡过一觉,泰安府水患严重,四处积水住不得的人,便是这知府衙门也是每日十余个捕快不停的疏水才勉强没有积水,不过也甚是潮湿,不宜居住。
所辛一府衙门,建造之时所用的木材都是顶好的,砖瓦也是极好的,便是修筑也是集一府顶尖工匠,这才能抵挡洪水、风雨侵袭,不然这会儿他们也得露宿街头。
穆苏见章南絮前来,停下手中的笔,接过章南絮手中的粥:“让你担心了,今夜我早些睡。”
“我左右什么忙也帮不上,捣鼓些吃食算不上什么,夫君你日夜操劳甚是辛苦。”章南絮坐下微微叹气,这一路走来见识了灾民们的种种,让她心中不免百感交集,往日于深闺之中哪里知人世间的百般疾苦,不免有些心生愧意。
往日衣食住行样样精致,衣食无忧的她,于深宅大院之间依着书本上浅薄的言语高谈阔论,当真是有些何不食肉糜,如今甚是羞愧。
“还要多谢夫君带我出来,才能见识如此之多,再不似个井底之蛙般。”章南絮心中还甚是感激穆苏此次带她前来泰安,不然此生她也不一定能见识这些。
穆苏喝下白粥,轻拍章南絮的纤手:“怎会,那些布带不皆是你同众官眷做出来的?还能贴心的深夜为我送上热粥,我才是离不开南絮。”
“微末小事罢了。”章南絮闻言还是勾唇轻笑。
翌日,穆苏、乔衡及泰安府众官员趁着正午雨势见小便带着百姓们向城外护城河而去。
奔流不止的水流源源不断从上流而下,水势湍急,来势凶猛,其水声亦是十分震耳,波涛之势让人心生畏惧。众人披着蓑衣,头戴斗笠看向河流等待命令。
穆苏白玉的脸颊迎着细雨的拍打,认真打量了护城河四周,最终定在一处地势较高的坡地上大声道:“先在那处坡上置棚,牢靠些!日后雨势渐大我们便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跑向那处,躲避洪水!”
众百姓闻言,霎时连声应和。
他们原以为,修筑堤坝便是要做好将身家性命丢了的准备,没想到这位京城里来的大人,让他们前来修筑堤坝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寻个安全的地界儿,保证他们的性命;此举无异于安了百姓们的心,让他们不禁开始相信穆苏真的能带他们修筑好堤坝。
众人齐心协力,前往坡地上开始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