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1 / 2)
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后的身子向来不好,平时小病不断,姜珏和黛玉成亲那一年生过一场大病,皇帝为此还罢朝一日。那次虽然凶险,可最后皇后安然无恙,化险为夷,但这次皇后的病情却似乎不怎么乐观了。
“娘娘这次……”黛玉蹙眉忧虑道,“不知是否还能洪福齐天,转危为安……”
姜珏叠好信纸,道:“娘娘对陛下的影响非同小可,她若是……太子日后的路,可不好走。”
太子平庸,多亏了皇后教导,这些年才没有出过大错。若皇后不在,承恩公和承恩公夫人再世事洞明,君臣有别,有些话到底是不能说的。
而且,皇后还能在皇帝和太子、太子和他的同胞兄弟之间起到缓和的作用,随着太子和皇子们长大,皇帝老去,期间或有龌龊,皇后在能使他们不至于陷入僵局,总还能有些余地。
“怎么办?咱们此时也没有办法回京……”黛玉担心道。
上次皇后生病,承恩公夫人便颇支撑不住,这次黛玉远在千里之外,无法相陪,怎能不急?
姜珏缓了神色安慰她:“京里有岳父岳母和大哥,还有孟杨,他们必定会想尽办法,为娘娘延医问药的。”
黛玉仍是蹙着眉头,道:“但愿如此……”
天下名医尽在宫中,若太医都没有法子,皇后就真的是回天乏术了。
孟杨信中的措辞太过沉重和悲伤,姜珏没办法安慰黛玉皇后此次或许仍可以逢凶化吉。
承恩公授意孟杨来信,也是担忧皇后当真有个三长两短,皇帝会做出无法预测的事来,提早知会姜珏一声,让他早做防备。
两广极其重要,于公于私,承恩公都希望两广安稳,姜珏能稳坐两广总督的位子。
收到孟杨的信后,一个多月里姜珏和黛玉都没有再收到京中的消息,朝堂之上和私人的都没有。
日子在平静和忐忑的交替中慢慢过去,皇后薨逝的消息传来时,恰是姜珏休沐的日子,他和黛玉在府中一同接到了京中的急报。
皇后薨逝,皇帝悲痛万分,行国丧,令天下缟素。
姜珏和黛玉虽远在两广,却也要按爵守制。
朝中的丧仪还是小事,只是黛玉实在牵挂京中老年丧女的承恩公夫人,忧虑之下,身形削减了不少。
如今虽在国丧之中,可各处公务并未减少,姜珏一边忙着衙门里的事,一边又要操心着府里的黛玉,每日想方设法的让她多吃些东西。
京里承恩公府此时必定是悲痛异常,姜珏写了封信给孟杨,也不过是些苍白的安慰之语,旁的是不好多说的。
另外,姜珏又写信给林怀,问问他承恩公府里的情形,他不方便过去,就让林然去见一见崔云慧,她们也是常来常往的。
姜珏回府的路上,特意拐了个弯,往西洋人开的铺子里去买了份他们做的新式点心。
这些日子,因为担心承恩公夫人和天气热,黛玉的胃口越来越不好,虽然每日他都嘱咐丫鬟们一定要劝着黛玉多用饭,可傍晚回家时问起来,丫鬟们总说奶奶今儿中午只吃了几口,就说吃不下了。
姜珏想着,再这样下去,就算黛玉再不同意,他都要在府里处理公务了,毕竟有他陪着时,黛玉能多吃一些。
黛玉正在廊下坐着,一旁放着冰鉴,两个丫鬟摇着扇子,黛玉耳边有一缕青丝被吹起。
姜珏擡手给黛玉挽了挽头发,黛玉这才察觉到他回来了。
“今日的头发挽的松了。”姜珏道。
“中午歇了一会儿,想着醒来也是无事,只随意挽了挽。”黛玉扶着姜珏的手站起来,看到他另一个手里拎着的油纸包,露出了一个浅淡的笑容,“今儿又买了什么?”
“西洋人做的点心,说是他们那里的口味,做成了咱们这里的样式。”姜珏道,“洗手,来尝尝?”
“嗯。”黛玉点点头。
点心的味道不好不坏,黛玉觉得新奇多尝了两口,剩下的都让姜珏吃了。
黛玉忍不住笑道:“你喜欢这个?”
“有点奇怪,细品之下觉得味道还不错。”姜珏品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