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2)
他停笔蹙眉想着,就把视线看向了立在一旁伺候的刘保宁,刘保宁及时回答了她的问题:“回郡主,尚宫那边已经按照规制列了单子,陛下又往上添了双耳如意瓶等金玉摆件,都已经让人给宸妃娘娘送过去了。”
“宸妃娘娘定会高兴的。”乐秧应了一句。
这些礼物都太中规中矩了,若是给了旁人,那定要是高兴的,但梅月窈可不缺这些,她要的是其他。
没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的停留,启元帝便唤她上前给他研磨。
“是。”
瞥了眼站在原地的刘保宁,乐秧随手把装有珊瑚串的盒子放在一边,就站在砚台旁。
研磨不是个苦难活,墨是双脊墨,墨香浓郁,磨出来的墨质地细腻,是难得的好墨。
“刘保宁,给秧秧沏茶。”
刘保宁离开了,乐秧手上的动作没停,启元帝也就一直写着。
桌案上的政务堆积如山,乐秧站在一旁也小心地不让自己的视线落下上面,怕补个不小心窥见机要政务,处理政务的启元帝也难掩疲色。
她秉持着柔顺外甥女的性格,担忧道:“舅舅,歇一下再处理吧,身体要紧。”
启元帝停了笔,状态还没有从政务上面抽离就看向了她,有些阴鸷,乐秧忙不叠放下墨块俯身:“对不起舅舅,乐秧不想打扰舅舅的,乐秧就是想舅舅休息一会儿。”
垂落的视线里,一只冷白修长的手伸过来搭在了她的手上,乐秧顺着轻微的力道起身,启元帝淡然的声音响起:“秧秧疼舅舅,舅舅怎么会怪罪秧秧呢。”
“舅舅,秧秧给你按按头吧。”乐秧回想着赵福的手法,斟酌着说。
启元帝扔掉了另外一只手里的奏折,阖上眼“嗯”了声,乐秧就站到了启元帝身后,擡手按上去,还说:“舅舅多多担待,我的手法可能没有那么好。”
“舅舅不是泥捏的,秧秧这么大点,能有多大的力?”启元帝倏地调侃道。
乐秧含糊应了声,全神贯注地放在给启元帝按头的事情上,中途刘保宁端了茶进来,见启元帝正在休息,跟她小声招呼了一句,把茶水放到一边,就退了出去。
按了好一会儿,乐秧只觉得手腕上都快使不上劲儿了,宸妃娘娘那边就派了宫人来,刘保宁再度推门而进,看启元帝还闭着眼,小心翼翼看向她,乐秧便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舅舅。”乐秧尽可能轻柔地叫启元帝。
她自上而下地看着启元帝冷艳的眉眼,近距离观看,她这便宜舅舅更加的蛊惑人心,蓦然,那双冷俏的双眸睁开,两人视线猝不及防地撞上。
乐秧沉默一会儿道:“舅舅,刘公公来了。”
那双眸子里带了促狭的神色,启元帝直起身,刘保宁适时道:“陛下,宸妃娘娘身边的宫人说,就等您跟宝珠郡主过去了。”
“知道了。”
刘保宁又躬身退了下去。
乐秧拿上贺礼,跟着启元帝出了甘露殿,坐上各自的轿辇一同去了延福宫。
到了延福宫,乐秧走在启元帝的身侧,她翻了翻手腕,被启元帝捕捉到,他了然道:“手酸了?”
乐秧诚实道:“嗯。”
经过一段日子的相处,乐秧对启元帝各种出其不意的动作也有了一点预感,在她预料之中,启元帝捉起她空闲的手腕胡乱揉了两下。
更痛了。
“多谢舅舅,乐秧觉得好多了。”乐秧掀起眸子,感激地看向启元帝。
启元帝勾唇笑:“不用谢,秧秧给舅舅按头,舅舅给秧秧揉手,礼尚往来。”
两人都笑着,进了延福宫,里面的人除了太后,都给启元帝行礼,乐秧侧了身,又给太后见礼,太后倒是没为难她,痛快地让她免礼。
延福宫的人不少,除了太后冯芝兰,还有几位她没见过的宫装女子,应当是跟梅月窈同期入宫的几位妃子,她扫了眼,按照位份,站在梅月窈身边的宫装女子应当就是郑灏的妹妹了。
启元帝给众人免礼后,又单独扶了梅月窈起身,还调笑道:“今日月窈生辰,大家都不必拘礼。”
众人又应了。
“陛下政务繁忙,今日没有耽误陛下吧?”梅月窈体贴地询问道。
“你过生辰,朕自然是要来的。”启元帝把她安坐在座位上,柔声说道。
还是太后发话:“知道月窈识大局,但今日也是月窈你生辰,皇儿应当来的。”
“月窈知道了,月窈不说了。”
如若不是乐秧瞧见启元帝在甘露殿谈及梅月窈冷淡的神色,乐秧都要在心里赞叹一声,好一副郎情妾意的恩爱场面。
就是不知道启元帝的态度究竟哪个才是真的。
他到底是在她面前装呢,还是在梅月窈面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