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胭脂山 > 第108章

第108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且这支商队一直径自往东,若是再继续这样走下去,很快就要到了中原与匈奴的分界岭——塞外长城。

她如今身为译者,无论卜杜拉与中原人亦或匈奴人交易,她早晚都会知道他们卖的什么,现下他们既不说,她自然也不便多问,只得默默骑着骆驼,有意在路过奢延城时放慢速度,落到商队末尾,卜杜拉似是察觉到什么,回头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兰佩匆忙低下头去,不敢再东张西望。

她多么希望王府中臯胥或是莫车此时能出得城来,恰巧遇到这支商队,看到她的行迹,助她脱身。

然而她也知,这希望着实渺茫,且看她如今这身行头,便是被臯胥遇见,估计也认不出,她就是兰佩。

她一脸怅惘,又怕被商队里其他人看出她心绪波动异常,只得将头低低垂下,行至护城河东侧,忽然有人拿石子砸了她一下。

那石子不大,砸来的力道不小,正砸上她的肩胛。夏日衣薄,疼得她倒抽一口凉气,猛地回头,身后却空无一人。

商队里行在最后的伍叔并未看到她被石头砸中,见她突然回头张望,不解道:“怎么了?”

兰佩摇了摇头:“没,没什么。”

伍叔似乎不太信她的话,提醒道:“路在你的前方,而非身后。”

兰佩一言不发,飞快地回过头去,又垂下了脑袋。

心中却在飞转。

刚才砸她的那一下,绝非无聊的恶作剧,亦或不小心而为之。

一定是有人认出了她,只是为了确认,究竟是不是她。

是谁?王府里的人,还是城中曾经见过她的人?

不管是谁,那人会不会通报王府或者大单于,前来救她?

兰佩的手指冰凉,手心霎时起了一层薄汗。商队既已经进入匈奴领地,接下来,她需时刻打起十二分精神,距离她逃脱的日子,应是已经不远了。

......

冒顿昼夜兼程,穿流沙大漠,终于十二日后来到巴里坤小镇。

一入镇里,他便领兵挨家挨户询问兰佩下落,小镇民风质朴,对于匈奴人赶跑了昔日对他们敲骨吸髓的月氏人十分感激,见是匈奴官兵,皆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曾见过。

冒顿连日赶路,每晚至多在马背上小憩片刻,此刻瞪着猩红的双眼,不厌其烦地说:“劳烦你再想想,是一个廿左右的女子,皮肤很白,大约有这么高......”

一直从城内问到城外,终于从一个引车卖浆的贩夫口中得知,十数日前,曾有一支西域商队行经镇外,他当时曾欲前去卖浆,结果被商队里的人撵走,那群人皆穿白衣白袍,身佩弯刀,其中有一女子,被捆绑双手,形容与冒顿所说无异。

冒顿急切攥住那名贩夫的手臂,朝他手里塞了一片金叶,急道:“那女子可曾受伤?”

贩夫卖了一辈子的热浆,何时见过如此明晃晃的金叶,欢喜着连连摇头:“他们到时天色已暗,小的不曾看清,当时只因纳闷这商队里为何会有女子,因而凑近多看了两眼,便被他们轰了出来。”

冒顿心中一时喜忧参半,蹙眉道:“那商队有多少人?往何处去了?”

贩夫道:“约有三十来人,他们当夜似是宿在镇外,次日便不见了踪影,看样子,应是向东去了。”

话音未落,便见眼前这个男人一阵风似的翻身上马,领着身后几百铁骑,风驰电掣般朝东疾驰而去,唯留下一幕烟尘,呛得他连连干咳不止。

短短三日后,冒顿率军抵达奢延城,被臯胥迎入王府,人马简单休整,冒顿向臯胥说明此次来意。

臯胥听后大惊,速命府中大当户组织全城搜索,不多时,侍奴来报,王府外有一守城士卒求见,说事关大阏氏行踪。

冒顿听闻,蓦地起身,不叫通传,竟径直往王府外奔去。

那小卒等在府外,正等通传,意外见大单于朝他疾步而来,吓得腿一软,当下便跪倒在王府阶下。

冒顿此时哪还顾得上什么王者之威,躬身道:“你曾见到过大阏氏?”

小卒笃定道:“是,那日正值城内大集,小人在城上职守,见一西域商队过城不入,颇觉蹊跷,不禁留意多看了两眼,忽见商队里有一人,容貌身量与大阏氏十分相像。只是那人一身西域男子装扮,小的当时好奇,便在城上用石子砸了那人后背,那人回头寻小人,小人分明看到,那人长了张与大阏氏一模一样的脸。”

“小人本欲将此事报与百骑长,可事后想想,觉得大阏氏绝无可能女扮男装混入西域商队之中,便压下了此等荒谬念头,直至今日得知大阏氏在西域失踪,小的便可肯定,小人那日所见之人,定就是大阏氏!”

冒顿目光灼灼,隐有水光闪烁,抑制不住声音微微发颤:“这是几日前的事?”

“当日朔月,七月初一,八日前。”

“他们朝哪个方向去了?”

“应是正东。”

......

兰佩随商队又行了四五日才发现,原来卜杜拉此行的目的地,并非一路向东。

离开奢延城不久,卜杜拉领着商队便开始向南而行,越过长城,进入赵国领地。

此时,与赵地相邻的楼烦已臣服于匈奴,卜杜拉一路顺利通过重重关卡,入赵地竟似入无人之境一般。

以兰佩一路所见,倒也并非卜杜拉有何通天的能耐,实则因中原战乱,昔日边关烽燧如今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即便入了赵地,也是人迹稀少。有的村落,只剩下被火烧刀砍的断壁残垣,有的乡亭,还在冒着滚滚黑烟。

商队越往南走,这种满目疮痍的景象越是触目惊心,路上所见之人,要么是拖家带口的流民,要么,便是横匍在地的死尸。

向南又行了两日,商队终于在太行山脚下的一间驿馆驻了足。

兰佩看着商队里的焉耆人开始卸下骆驼身上的皮箱,整齐码放在驿馆内的一间堂屋里,猜想这里应就是商队此行的终点了。

当晚,商队在驿馆休息,那间堂屋有人轮流值守,灯火彻夜不灭。

第二日一早兰佩发现,一夜之间,驿馆外布满重兵,将他们重重包围在驿馆之中,卜杜拉却神色如常,似是在安静等待买家到来。

等了整整一日,买家并未现身。商队里,除了兰佩,人人皆是淡定自若,享受着长途跋涉而来的短暂休整。

直到第二日巳时,忽有一支车队停在驿馆门外,卜杜拉带着两名随从亲自出门迎接,兰佩身为译者,也被要求一同前往。

来人排场甚大,均着铠甲戎装,手持长戟,兰佩一时分不清谁是首领,直到有人引荐——

行在第二排中间那人,是赵国广武君李左车,大名鼎鼎的李牧将军之孙。

兰佩循声看去,见那人身高六尺,生的虎背熊腰,豹眼燕颔,一看便是久经沙场之人。

卜杜拉向李左车行西域叩胸礼,李左车抱拳还礼,面无表情地问卜杜拉:“东西在哪?”

卜杜拉领着李左车径直向堂屋走去,兰佩跟在一侧,思绪却飘忽在当年李牧抗击匈奴一战成名,成为与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的战国四大名将。

不成想,自己有朝一日竟能见到李牧的亲孙李左车。

就在她愣神的当口,卜杜拉应李左车要求,已经打开了其中一个皮箱。兰佩被重重人墙隔在外围,甚是好奇地引颈向里看去,见箱子里竟全是黑黢黢的矿石。

圈子里的人鸡同鸭讲了一阵,卜杜拉蹩脚的中原语捉襟见肘,终于想起要找她来翻译,兰佩于是又被让到圈内,这才知道,原来这箱子里装的,是焉耆国特有的石墨和锡。

这两样东西虽稀有,无论在中原还是匈奴,却并不少见,但只有焉耆国产的石墨和锡,在熔铁时少量加入,经高温锻打淬炼,可使铁成钢,坚硬无比,千刃翻飞不卷,实乃战场利器。

如今刘邦已经灭了与赵国相邻的代国,打来赵国只是时间早晚,卜杜拉此次不远万里送来的焉耆石墨,对赵国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也恰是因为极为重要,赵王歇才委派广武君李左车此次亲自前来校验交易,确保万无一失。

作者有话说:

本来想在这章写到两人见面,结果干写写不到了。。。

亲妈掐指一算,下一章让冒顿和媳妇见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