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 第380章 临安闻捷众人喜,虞允文力请援师

第380章 临安闻捷众人喜,虞允文力请援师(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临安的紫宸殿内,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却驱不散殿内的几分凝重。

宋高宗赵构坐在龙椅上,鬓边的白发比去年又多了些,龙袍的袖口磨出了细微的毛边 —— 自采石矶之战胜利后,他便常说 “当惜民力”,连宫服都少了往日的奢华。

此刻,他手里捏着辛弃疾送来的捷报,桑皮纸边缘被他反复捻搓,“克复济南府、历城、东阿等七城,义军云起响应朝廷抗金大业” 的字样,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尖发疼。

“陛下,辛弃疾义军连下山东七城,实乃大宋之幸!” 枢密使张浚率先出列,这位须发皆白的老将激动得手不住的抖动,连朝服的玉带歪了都没有发现。

“臣请陛下速派援军,调拨粮草,与义军共取河北,趁势北伐,收复中原!夺回燕云十六州!”

张浚的声音在殿内回荡,阶下的大臣们纷纷侧目。

兵部尚书虞允文紧跟着出列,他身着绯色朝服,腰间佩着因采石矶之战立功后赵构赏赐的宝剑,剑鞘上的纹饰还清晰可见 —— 做工精良至极!

“陛下,张枢密所言极是!” 虞允文的声音铿锵有力,“辛弃疾义军虽勇,却缺重甲、少攻城器械,若朝廷能派两万禁军支援,再拨十万石粮草,定能助其拿下瀛洲(河间)、沧州、定州(中山府)等地,直逼燕云!”

他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份疏文,双手高举:“自昨日收到辛帅捷报,臣已连夜拟好援军事宜,可令淮西宋军北上,与义军汇合;粮草从江南走漕运,经淮泗至济州,确保粮道安全。”

“辛弃疾‘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此时若朝廷雪中送炭,必能让北方忠义之士纷纷归附我大宋朝廷,陛下,此乃北伐之良机也!”

宰相朱倬却因昨夜已与赵构详谈,上前一步,捋着花白的胡须,语气带着谨慎:“陛下,虞尚书、张枢密所言虽有道理,然淮西流民待抚,江南漕运刚恢复,粮草恐难即刻调拨。依臣之见,可先授辛弃疾‘京东、河北路忠义兵马都统制’,赏黄金百两、锦缎千匹,以示嘉奖,援军之事,待秋收后再议不迟。”

“朱相此言差矣!” 虞允文立刻反驳,目光锐利地扫过朱倬,“此刻虽山东义军占优,然观金人,金军仆散忠义已打败契丹义军,旦夕可回师南下,若等秋收,义军恐难抵金军主力!臣在采石矶与金军交战时,深知其骑兵之悍,义军如若仅凭步兵,恐难有胜算!”

赵构坐在龙椅上,听着群臣争论,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他回想着岳飞含冤而死的往事,心里依然是无比矛盾 —— 既想靠义军收复失地,又怕义军势力过大,重蹈 “武人专权” 的覆辙。

他沉默片刻,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诸位卿家所言皆有道理。辛弃疾忠义可嘉,朕心甚慰。着即授其都统制,赏物如朱相所言。至于援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阶下的大臣,“朝廷诸事繁杂,需循序渐进。先让辛弃疾稳守山东,亦是大功一件。”

“陛下!” 张浚还想再劝,却被赵构抬手制止:“张枢密,朕知你心忧北伐。然朕近日身体不适,机务繁杂,恐难兼顾。援军事宜,待日后再议吧。”

说完,完颜九妹不等大臣们再开口,便起身道:“退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