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临安闻捷众人喜,虞允文力请援师(2 / 2)
大臣们望着赵构离去的背影,脸上都露出失望之色。
虞允文攥紧了手里的疏文 —— 他知道,皇帝陛下是真的倦了,早已没了当年的雄心。
张浚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声音低沉:“虞尚书,陛下心意已决,咱们只能另想办法。或许。。。 可以私下联络辛弃疾,为其筹措些军械。”
虞允文点头,目光望向殿外的天空 —— 临安的阳光正好,可北方的战火还在燃烧。
他想起辛弃疾捷报里写的 “百姓扶老携幼,迎义军入城”,心里忽然有了底气:就算朝廷不派援军,只要百姓支持,义军定能走得更远。
退朝后,虞允文没有回府,而是直接去了枢密院,让人备好笔墨,给辛弃疾写了一封密信:“。。。 朝廷暂未遣援,非不愿也,实因陛下倦政。某已令淮西宋军暗中调拨五千副甲胄、万支箭矢,走水路运至济州,望君善用。。。”
他写完,仔细封好,交给心腹亲卫,叮嘱道:“务必亲手交给辛元帅,路上小心,避开金军斥候。”
此时的临安城内,辛弃疾获胜的消息早已传开。
御街两旁的小贩们高声唱着新编的小调:“辛将军,胆气豪,单骑入营斩金刀;复济南,收历城,山东父老望征袍!”
百姓们围在街边,听着斥候带回的义军故事,有的激动得抹眼泪,有的当场就要报名去山东抗金。
一个提着菜篮的老妪,手里攥着个刚买的米饼,拉着斥候的手问:“小郎君,辛将军啥时候能打回开封啊?俺那老头子就是在开封被金军杀死的,俺想等着那一天,给俺老头子烧张纸。”
斥候握着老妪粗糙的手,声音带着坚定:“大娘放心,辛元帅定会打回开封,让金狗血债血偿!”
老妪的眼泪掉在米饼上,却笑着说:“好,好!俺等着,俺还要多活几年,一定要等到那一天!”
御街的尽头,夕阳正慢慢落下,把临安的城墙染成一片金红。
虞允文站在枢密院的楼上,望着街上欢呼的百姓,又望向遥远的北方,心中豁然开朗。
朝廷的援军或许会迟到甚至或许压根就不会到,但百姓对大义的支持,永远不会缺席。
而这,正是辛弃疾义军能一路向前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