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火车车灯问题的解决(2 / 2)
“回宰相,已经解决了,目前正在测试,我们要不要去看一看?”陈大匠回答道。
“走,去看看。”
很快,两人就到了一个捂得严严实实的大厂房里,里面有一台比较小的火车。在两人进来后,大门迅速关上,然后是一片乌漆抹黑,比起正宗的晚上还要黑。
接着,屋子里出现了一片光亮,仔细看去,正是小火车的前面发出来的,很亮,将车头的前面照得和白天快差不多了。
照了一会儿,灯灭了,门也打开了。
“什么时候弄出来的?”葛栩问道。
“已经有十二天了,效果不错,就等来一场大雨,看看雨天夜晚的照明情况。如果也能保持的话,就可以正式用上了。”陈大匠答道。
“走,一起去看看这灯。”葛栩开口道。
陈大匠却是制止道:“宰相,还是别去看,那灯有毒!”
“有毒?”葛栩惊道。
“是的,宰相。”陈大匠一脸郑重道,“这个油灯,里面用了火棉做灯罩。”
“火棉?”葛栩的脸色也郑重了起来,“就是那个用来做火浣布的火棉?”
陈大匠点头。
火棉又称石棉,因为此棉乃是从山石中采出,所以称石棉。因其可以纺织,织出来的布经火不变,所以又称火棉。但是,火棉性毒,采火棉的矿工经常肺痛而死。
不过,经过几百年对石棉的应用,人们也摸索出了一套预防中石棉毒的方法。只不过,方法有,能不能用到位就不知道了。
目前,大虞的石棉矿全控制在朝廷的手里,朝廷也是明文规定,火浣布不能随意在民间流通。
朝廷生产的火浣布数量稀少,而且只用在防火的用途上。民间倒是有人想偷造火浣布,但是,一看那价格……
朝廷将石棉的价格抬得很高,但火浣布的价格却是压得极低。
沐津为了石棉是正告过百官的,石棉这玩意造出来的东西朝廷亏本不要紧,朝廷亏得起,但绝不能任由民间私造,否则会荼毒天下!
虽然没能看成灯,但陈大匠还是向葛栩介绍了这灯的原理。
简单来说就是将先往油壶里打气,然后加压的火油经过输油管进入灯头,灯头是个喷雾器,开启的时候油就会呈喷雾状喷在灯头外面的石棉灯罩上,再迅速点燃灯罩,然后将外面的玻璃外灯罩给扣上。
“这种灯怕风怕雨吗?”葛栩问道。
陈大匠摇头道:“不怕风也不怕雨,是很好的灯。”
“一次可以亮多久?”葛栩继续问道。
“装满油的话,一次可以亮十六个时辰。”陈大匠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