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玲珑宝塔(2 / 2)
李靖这厢迎风而逃,其慌乱好比是落网之鱼,失群之鸟,不晓得东南西北是何方了,赶路多时,更不晓得木吒带着自己逃到了何方地界。
一处山坡上,木吒按落云头,恭敬揖身道:“弟子木吒奉师命带领家父前来五龙山拜见文殊师叔。”
话音方落,只听轰一声响,山壁上开出一道洞门,自洞中走出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却是文殊广法天尊,这九龙山正是他的道场。
天尊道:“你且与你父进洞去,我在这里等他来便是。”
二人进了洞去,文殊道人静立在山前等候,哪吒赶来时,询问道:“先生可曾见过一位着重甲的将领与一小道人打此过去?”
文殊笑道:“李靖父子二人进我云霄洞中去了,你问他作甚?”
哪吒打量着眼前道人,看出些苗头来,却不是道门人,而是一道分神,想是西天哪位佛陀分化来此行事,于是说道:“那李靖与我仇深似海,你放他出来,我与你罢休,走了他去,哪吒便就不留什么情面了,由你替他吃我三枪。”
哪吒所看不虚,此人却是佛子一道分.身,因事化身道人,拜在道门,称作文殊广法天尊。
文殊道:“你这娃娃,好生嚣张,哪家师父竟教出你这般狠辣的徒儿?”
哪吒耐心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乃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门下弟子哪吒。”
文殊笑道:“不曾听说太乙真人有什么徒弟唤做哪吒,你去旁处撒野则罢,在我处却不成,若是胡来,就讲你拿去我拿桃园里吊上三五年,打上二百孤拐。”
“你不过一道分神,怎好小觑了我?”言语间枪出如龙。
文殊即往洞府中赶,见哪吒离得近了,从袖中取出七宝金莲往空中一丢,霎时间四野生风,泛起弥天大雾,掀起尘沙万丈。
哪吒稍一运气,便觉眼中便觉一片冰冷,好似眼眶中具是冰珠霜雪一般,雾茫茫的。
“我不与你施威逞能,你倒在我跟前现宝。”哪吒冷声说罢,心中又想,自己每每运起真气,意欲大动法力之时,这眼睛便要出些问题,但若不动干戈,但看今日护持李靖的阵仗,来日恐怕就没处寻他去了。
纵然拼却一双眼睛不要,李靖也一定要死,哪吒下定了决心,便就收起分散的心神,不再顾及眼中如如何,硬生生用混天绫与火尖枪上紫焰搅开一方清明世界,乾坤圈拖腕而出,直向文殊。
如此全力一击,那道人顿作烟云,在她眼前散去。
哪吒冷哼一声,径要往前,此时云上传来一声呼喝:“小子大胆,竟敢毁我分.身。”
哪吒擡头一瞧,却见半空中祥云缭绕,紫雾弥漫,有一位佛陀立在当空,只见那佛陀手一扬,便有五道金环当空落下。
那环好似长了眼一般,径直落在哪吒脖颈,手足四肢,愈收愈紧,教她难以动弹。
那云上佛陀问道:“毁我分.身之事,暂不与你计较,我且问你,你可认你父亲?”
哪吒笑道:“不认。”
那佛陀又问:“当真不认?”
“不认,有本事,你弄死我,”哪吒将眼一眯,又道:“弄不死我,我就是杀到你西天佛老面前,也要李靖日夜难眠,生无立锥,死无葬身之地!”
佛陀闻言,覆手间一座金塔闪着灿灿金光自云间落下。
这金塔却不是凡塔,唤做七宝玲珑塔,状若七层,内里十三层,有浩大无俦之法力,能收降一切妖魔鬼煞,乃是灵鹫山元觉洞燃灯道人之宝。
哪吒方入塔中,塔中顿生碧火,为避火焚身,哪吒循着楼梯一层层往上,直到十三层,有十三颗舍利在墙上放着灿灿宝光,前方就再无路可走。
那佛陀在塔外问道:“如此,你可认李靖为父?”
哪吒忍着手腕上不断收紧的疼痛,取下了乾坤圈来,单手扯着颈间金环,使乾坤圈猛地一砸,连击三响,险些将自己打得七窍喷红,那金环竟也没在乾坤圈的霸道作用下依随哪吒的心愿断开。哪吒只得扯着颈间的环儿,不致过分窒息,口味则咬牙切齿地说:“不!认!”
话音方落,这十三层上的佛舍利上金光顿消,下层碧火霎时蔓延上来。
火势越大,哪吒出言威胁之话越发狠厉:“有本事烧死我,否则,我一定将李靖打入万劫不复之地,永不超生!”
随着火势,哪吒忽然听见一声细微的‘咔嚓’声响,好似什么东西裂开了一般,紧接着,‘咔嚓’声变得频繁起来,那原本束缚着脖颈四肢的金环,也莫名褪去,可哪吒并没有感到一丝轻松,反而因为缺少了束缚,更能将精力集中,从而察觉到那声响乃是自她内里骨骼发出。
当她忍着烧灼与骨骼里传来剧痛运气探视内府时,发现自己的骨骼筋脉在断裂,断裂之后,又极速的愈合,往转反复,一次又一次。
哪吒不明就里,眼前逐渐模糊到看不清晰,为了避免火焰与全身大范围的疼痛,她只能滚到墙角,尽力地将自己蜷缩成婴儿姿态。
火焰没有因为她的闪躲而消失,疼痛也没有因为她的蜷缩而减弱。
不知过去几许时辰,哪吒感到内里疼痛似乎减弱了些,微微睁开眼帘,视线所及之处,却是白茫茫一片,可她在这一片白茫之中,好似看到一层微弱的白光,一道若有似无的人影在环着自己,却不知晓是个什么。
正欲集中了精力细瞧之时,塔外又传来声音:“你若认了父亲,我便饶你这回,连同你打散我之分.身一事,也一并作罢。”
什么也看不清晰,她想眼睛或许是没有用了,但口中却说:“你想认那李靖,你认他做父就是,逼我认他作甚?”说罢,忽感全身一阵剧痛,眼前一黑,便就没了意识。
那微弱白光却不是哪吒看错,确是自她颈间悬挂着的龙鳞中发散出来,在她周身形成了一道屏障,至于周身骨骼,却是那青莲蕴含的混沌之力在作用,将她全身筋脉骨骼打碎了重铸,反复多次,以此来扩宽她的筋脉与加固这一身骨骼硬度。
那好似虚影一般的人影,在哪吒身边缓缓蹲下,似在描她眉眼。
昏沉迷蒙之中,哪吒似乎听见了一声叹息:“总是这般骄傲自负,已是吃过了一回苦头,今次又......”
“敖丙!”哪吒发誓,她绝对不会听错敖丙的声音。
“你与他计较,却是苦了自身......你莫思量我,我总还在这天地一角......”
“一口气不来,往何处安身。”哪吒蜷缩着,低声呢喃道:“敖丙,我看不到你,疼......”
那人影低头瞧了瞧,又是一声轻叹,知晓她疼,却对她皮肤上因骨骼重组而出现的血痕无可奈何,只能尽力将那碧火阻隔些许。
不知又过几许时辰,哪吒自感骨骼愈合,不再反复,缓了口气,将眼睛睁开,四下里打量,只见白茫茫一片中瞧着一抹模糊到瞧不清的人影,她不甚肯定地喊道:“敖丙。”
人影在消失前,低低地说道:“今日......是你我分别之日,可你这般心性,往后我不在你身边,你该怎么办呐......”
原来不是她看错了,也不是听错了,敖丙真的还在,可他说今日是分别之日......哪吒沉默了,在墙角抱膝靠着,神色里有些迷茫,‘可你这般心性,往后我不在你身边,你该怎么办呐’这一句话,在她的脑海中不断盘旋。
怎么办......
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塔外的小道人木吒喊道:“流星!”
哪吒纵然迷蒙,听力却不曾衰弱,将那‘流星’二字听得清晰,她想,塔外的天际有星辰陨落了,却不知那流星是向何方去了。
那流星落在何处?
却是落在大地根上的一处仙山宝地,那山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山上一块巨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孔八窍,按九宫八卦。四面无树木遮阴,却有芝兰相衬。
入夜时分,哪吒在又一次听见佛陀的询问之后,终于应声了:“塔内共有佛像十三座,舍利十三颗,想是这塔之根本,我还有事情要做,你放我出去,我可以答应你不再追杀李靖,但我不会认他。”
话语没有什么温度,塔外人拿不准哪吒的心思,但依太乙真人所言,此子发起疯来,无所顾忌,恐无人能制,将她关在塔内也并非长久之计,略思一思,便道:“此塔确以佛像舍利为本,你若应承以塔为父,从此与李靖和睦,往后同殿为臣,共辅明主,不言前事,我方放你出塔。”
哪吒答应的干脆利落,见塔门开了,当即纵光出塔,庄庄重重向那七宝玲珑塔施了大礼,转身向那佛陀拱手一揖,看也没看李靖一眼,踏着风火轮便回了乾元山去。
见哪吒走得远了,李靖伏地叩谢,跪问道:“谢老爷解弟子之危,不知老爷高姓大名,在哪座仙山修行?”
“我乃西方文殊,奉灵鹫山元觉洞燃灯佛祖法旨前来,”那佛陀说道:“李靖,你修道未成,合享人间富贵,现下商纣无道,天下乱象,你且隐于山中,暂降名利抛脑后,待武周兴兵,再来建功立业。为你一个安心,我今将此玲珑宝塔赠你,传你使用之法。”
李靖领命称是,附耳过去听了咒言使法儿,即拜别文殊菩萨,回了陈塘关隐匿行踪。
文殊菩萨念了声佛号,先前被哪吒打散的那老道人却又显现在洞府门中,向文殊菩萨躬身一揖,进了洞去。
--------------------
作者有话要说:
清水池边明月,绿杨堤畔桃花,别是一翻清味,凌空几片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