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离间计(1 / 2)
之后几天流言更盛尤其在楚若借力打力制止住倭国人偷偷潜入楚国还伤害百姓一事,又颁布了一系列对百姓有利的策略,让她的声誉比从前更高。
现在正值学子科考之际许多秀才都来到府城赶考酒肆茶馆到处都有学子们意气风发的高谈阔论声,现下最热的流言他们自然不会错过,楚若跟霁月两人坐在酒楼用膳还能清楚的听到楼下不少学子的议论声。
“要是三殿下继承的江山就好了咱们楚国定比现在更加繁盛。”
“三殿下有治世之才,圣德贤明只可惜身子不好当年又为了咱们楚国入大禹为质听说在大禹时还被差点折磨死,刚回楚国时都是被人擡回来的,好不容易才从鬼门关转回来不然这江山哪能轮得到别人来坐!”
有义愤填膺的学子砰的拍桌子站起身:“大禹简直欺人太甚殿下以德报怨我可不能忍当年他们屠杀咱们楚国人之后又折辱殿下此仇不报非君子,我们楚国根本就不该收留他们!”
霁月脸色微微一变,楚若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对清风使了个眼色清风点了点头悄悄派人混入那些学子当中。
之后或是怒骂大禹对楚国所犯下的血债或是替楚若抱打不平认为楚国的江山应该非她莫属酒楼里热闹非凡,楚国国君仁德,对于百姓私下言论也颇为宽松,再加上此地离皇城尚远,百姓敬畏不够,竟将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喧嚣尘上。
叫来小二结账,两人出了酒楼霁月才问:“你不担心吗?”
“什么?”
“刚才那些议论,连我最近都听说了不少,你难道不怕……”
楚若明白她想说什么,不在意的笑了笑:“我与大哥跟你们并不相同,我母后诞下我时正遭难,那时为保我性命,母后他们把我藏在暗无天日的柜子里,我很少见过光亮,大哥跟二哥心疼我,没事就陪我一起待在柜子里,我的启蒙等等全是他们二人教的,与其说我是他们的妹妹,不如说是他们的女儿,我是被他们两个养大的,也许是从小缝难吧,我们兄妹三人感情特别好,区区一个江山算什么,我若想要大哥连命都能舍给我,当然我也一样,楚国的江山如今本就是我们楚家人在坐,那个位置上是谁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哥不在意,我也不在意,这江山是百姓的江山,不是楚家的江山。”
霁月意外的看着她,许久才叹道:“你……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不过我早该想到的,如你这般高傲的人,区区一个皇位的确困不住你。”连生死都不放在心上的人,皇位在她眼里又算得了什么呢。
犹豫了一下,她又试探的问:“你就没想过,也许这背后有人指使呢?”
楚若惊讶的挑了挑眉,这是她们二人第一次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两人都在刻意避免,不过既然说起,楚若也试探道:“你有什么想法?”
霁月却摇了摇头没再说什么,丢下楚若独自往前走去,楚若突然叫住她:“霁月。”
霁月疑惑的回过头,楚若笑道:“相信我,我都会处理好的。”
霁月心里有些五味杂陈,突然涌起一股冲动想说什么,远处等着的飘絮突然跑过来:“公主!”
霁月愣住,回过神来,一时间刚才鼓起的勇气又全部散了,楚若若有所思的看了飘絮一眼,不动声色的笑道:“出来许久了,回去吧。”
先把霁月送回房,清风跟着她进了书房汇报:“公子,最近流言已经越发严重了,隐隐的还指向了大禹跟楚国的关系,许多百姓已经被挑起情绪,尤其当初公子命悬一线被擡回楚国的事情也不知被谁传了出去,百姓对您深为爱戴,都无法忍受您大禹所遭受的屈辱,私底下对大禹的态度已经开始仇恨起来。”
“这背后可有人指使?”
“已经盯住了几个人。”
楚若沉吟道:“不要打草惊蛇,我当初重伤回楚国一事是机密,除了宫里近身伺候的人之外,只有去接我的护卫跟朝中几个德高望重的大臣知道,此事既能传出去,只怕不是大哥的暗卫军出了问题就是朝中老臣有嫌疑,不管哪一方都非同小可,必须证据确凿,否则人心会乱。”
“是。”清风为难道:“只是现在大禹不断有百姓迁徙过来,但咱们楚国对大禹的仇恨却越来越深,如此下去只怕于两国无益,说不得还会再起战乱,可两国关系敏感,公子若参与其中又怕寒了楚国百姓的心,还有那些挑唆公子该登皇位的,这个幕后之人简直居心叵测!”
楚若摆摆手:“不打紧,还是那句话:百姓是需要教化的。你去也安排一些人手混迹百姓之中,将楚国跟大禹之间的大是大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讲给百姓听,另外马上传信给大哥跟丞相还有太傅,让他们联系各地在民间德高望重之人,起头先将读书人安抚下来,自古乱就先乱读书人,恰巧如今又正值科考,那个幕后之人选了一个好时机,此事刻不容缓,你马上去办。”
“那些传言公子该登皇位的呢?”
“这个暂时不用管,让七鹰暗中盯着,看看能不能趁机揪出源头,另外让明路传信给碧霄,我总觉得此事跟大禹脱不了干系,让她查查大禹那边最近有没有什么动作,尤其查一查有没有关于霁月的。”
清风领命下去,楚若又让墨香去请知府跟罗将军过来,最近因为传言一事,罗将军跟知府看到她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似乎生怕她下一句话就要拉拢他们去造反一样。
二人一听楚若找他们直接苦了脸,战战兢兢立在下头,楚若有些好笑:“别紧张,我就是问问关于造船的事情,你们进展如何?”
二人立刻松了口气,知府上前回道:“回殿下,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前朝造船时的工匠,有几个子孙后代被臣找到了,家中也有造船留下的记载,只是年代久远,楚国之前又逢战乱,有些工匠家中早已无子孙存活,因此只能靠现在仅剩的工匠根据留下的记载重新摸索。”
“路本就是前人踩出来的,现在有路可循已是万幸,在云水城我已经耽搁许久,皇兄那边也在催了,如今海上贼匪既然已经制止住,这两日我就准备动身离开,只是造船一事望你们一定要放在心上,周围各国还在虎视眈眈,出使海外刻不容缓,此事我已经奏明皇兄,估计过几日就有圣旨降下,我回京后你们要每月将造船进展报给我,另外罗将军可以先训练一批将士以供日后出海所用。”
二人悄悄互相对视一眼,这几日沉甸甸的心事终于轻松下来,眼前的佛总算要离开了:“臣等遵旨。”
霁月得知后很惊讶:“现在就要离开?”
楚若点头:“你还有什么事没做吗?”
霁月摇摇头,只是有些疑惑,现在传言愈演愈烈,依照楚若的性子不可能如此放任,然而她却在这个当口提出回京,颇有些束手无措之意,难道这次连她也没办法了?
随即又摇摇头:不可能,楚若是什么人,眼前的危机对她而言根本不足为虑,可她突然退却,难道心里有别的打算?
楚若见她一直盯着自己,笑问:“怎么了?”
霁月回过神:“没事,我们直接回皇城吗?”
“嗯,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再逗留下去不过是劳民伤财,早早回去皇兄也能安心。”
霁月不解:“你不惜绕个大弯子来到云水城,就是为了造船出海?”
“不然呢?”楚若戏谑:“难不成你以为我是不想带你回皇城故意到处跑?”
霁月低头笑了笑,她还真这么怀疑过。
楚若也笑起来,指着远处的大海:“天地到底有多大,恐怕至今也没人知道,我们偏居一隅为了这么一点地盘争来抢去、打的家破人亡,殊不知走出这片海,外面或许还有更多跟我们一样的国家,甚至比我们更加强大,就像之前的楚国弱小而被大禹攻打一样,我们不走出去,永远不会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强,会不会有一天他们先攻打过来?
我曾看过前朝那个出海的官员写的传记,书上说那里有更强大的武器,最重要的是那里有更丰富好种的种子,如果能运过来,也许饿死的百姓就能少许多。”
霁月回头看向楚若许久没说话,楚若奇怪:“又怎么了?”
霁月叹道:“我现在觉得大禹栽在你手里确实输的不怨。”楚若的眼界跟仁心的确非他们所能及。
只是这样全心惦记江山跟百姓的楚若,如果将来有一日知道她来楚国的目的是为了颠覆她的江山,会原谅自己吗?她一定会杀了自己吧!
手突然被攥住,霁月回过神就见楚若温柔的低头看着自己,又伸手抚了抚自己的头发:“放心,一切都有我在。”
霁月犹豫了一下,往前一步靠进她怀里,低声问:“你最在意的是什么?”
“你跟江山一样重!”
楚若声音轻柔却很坚定,霁月心里一震,手不由自主抓紧她的衣裳:“如果我跟你的江山有冲突,你会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