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孙唐】泅渡·上部 > 【第四十六章】水火既济

【第四十六章】水火既济(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水火既济

话说女国立新帝、封王后、赏群臣、举国欢庆。三藏师徒解脱女国之难,复往西行。一路无词,又早是朱明时节。他师徒们行赏端阳之景,虚度中天之节,前又遇城池相近。唐僧勒住马叫徒弟:“悟空,你看那厢楼阁峥嵘,是个甚么去处?”

行者擡头观看,乃是一座城池。真个是:龙蟠形势,虎踞金城。四垂华盖近,百转紫墟平。玉石桥栏排巧兽,黄金台座列贤明。真个是神洲都会,天府瑶京。

行者道:“师父,那座城池,是一国帝王之所。”八戒笑道:“天下府有府城,县有县城,怎么就见是帝王之所?”行者道:“你不知帝王之居,与府县自是不同。你看他四面有十数座门,周围有百十馀里,楼台高耸,云雾缤纷。非帝京邦国,何以有此壮丽?”

沙僧道:“哥哥眼明,虽识得是帝王之处,却唤做甚么名色?”行者道:“又无牌匾旌号,何以知之?须到城中询问,方可知也。”长老策马,须臾到门。下马过桥,进门观看,只见六街三市,货殖通财,又见衣冠隆盛,人物豪华。寻人问询,乃知唤作个羯霜那国。

师徒行处,转过东隅,忽见一庙宇。三藏前视,见门上一烫金黑底匾额,上书:阙里至圣庙。琉璃碧瓦,八字红墙,甚是气派。入得门来,内殿额又书“万世先师”。三藏忙道:“徒弟,取香烛来。”

行者遽自囊里取银钱,奉于守庙官,权为布施。又自案取香烛。但见那长老双手行礼,毕恭毕敬。八戒悄悄道:“师父又非儒生,今日却拜起夫子来。”行者道:“呆子不可无礼!孔夫子乃儒教之尊,我大唐皇帝封为先圣,诏尊为宣父。师父乃唐王御弟,行礼应当。”呆子又曰:“既如此,入乡随俗,当行三拜九叩礼,为何师父却行佛礼?”

行者诚不知其由,笑曰:“此乃老孙寡闻也。”正此时,闻守庙官云:“几位小长老想来非幼年出家。”行者曰:“汝如何知?”守庙官道:“佛弟子拜夫子,只遵佛礼,却是西方如来与老夫子一段旧缘。若小长老自幼为僧,理应知之。”行者道:“愿闻其详。”

守庙官曰:“却说当年,夫子游历周国,行至天竺大雷音寺。见那寺中:豁达窗轩吞宇宙,嵯峨栋宇接云屏。紫芝仙果年年秀,丹凤仪翔万感灵。不由心生敬意,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行者笑曰:“我佛弟子,都念‘那么阿弥陀佛’哩!”守庙官道:“是也!是也!佛闻之,亦如其言。而与夫子争辩,请诸弟子验之,有误者,却要挨胜者三下孔雀弹头。”

兄弟三个听了不禁绝倒,三藏喝曰:“肃静!”三人不复喧哗。又闻庙官云:“夫子遂问对错是非,诸弟子应曰:‘当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听众人言,但当自家读错,便愿赌服输,挨夫子三下。”行者暗笑:“他也有赌输之时。”

庙官又道:“正此时,那观音菩萨言:‘弟子惶恐!夫子问自家弟子,却是不公,佛若问我等,我等亦当答那么阿弥陀佛。’佛闻言,方知受欺,也要弹夫子三下。然佛祖身形高大,手指比夫子小臂还粗壮,夫子如何敢挨?只道‘好汉不吃眼前亏’,遂携诸弟子逃去。此后,佛祖因夫子那三下孔雀弹头,眉心留有赤痕,至今犹在。而佛弟子见夫子,亦因这不打不相识的交情,只行佛礼。”

三藏曰:“我佛爱贤,亦不见怪。其后若弟子幸坐莲台,亦点佛砂于额间,称为佛印。”行者欢呼跃跃,暗庆如来亦有吃亏之时。心道:“好夫子,当敬!当敬!”遂也上香三炷。八戒见了大笑,同沙僧道:“这弼马温,便也只得在这等事上,捡些佛祖的笑料听哩。”

三藏岂不知行者心思?但摇首轻叹,并未答言。师徒拜毕复行,欲换关文于国中。师徒们在那大街市上行时,但见人物轩昂,衣冠齐整,言语清朗,真不亚大唐世界。师徒到了皇城边,却请通报。少时,忽有一众官兵径至此处,道:“我王圣体欠安,恕难接见。还请诸位暂往荣王府中,明日见驾。”

三藏道:“惶恐!惶恐!我行脚僧,只须一住处便罢,何敢劳王爷?请置近寺及馆驿,歇息则罢。”八戒对沙僧道:“师父当真迂腐,要老猪看来,他这国王既有心意,你我领情便是。馆驿寺庙,怎比亲王府中?”

官兵道:“我王礼敬□□上邦,吩咐我等不可怠慢。荣王已受旨,只候诸长老。”行者道:“师父,既是他这国王盛情,你我再推脱,反为不美。师父便应下罢!”三藏见此,也只好依言行事。师徒又牵马挑担,至荣王府不题。

行有刻钟,便见荣王府,两侧自有仆婢迎接。才举步跨入门里,忽见一个男子走来。你看他: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言语多官样,行藏正妙龄。才如子建成诗易,貌似潘安掷果轻。丰神真是奇男子,耸壑轩昂美俊英。

三藏见了,知是荣王,即礼拜俯伏。荣王搀起道:“诸位圣僧不必拘礼,我奉王兄之命,款待诸位。方在府中备宴,不曾远迎,还望恕罪。”三藏道:“劳动尊驾,已是失礼,哪里敢当?”荣王遂延四众斋于中堂,三藏乃入。荣王居高,望见行者,不觉留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