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灭佛(2 / 2)
其一,“僧籍清查” :要求僧人必须持“朝廷认证度牒”,且需考核佛理、戒律,不合格者还俗。这直接斩断混吃混喝的“假僧”,也让寺庙不敢再随意收徒扩张。
其二,“寺产均田” :以“天下良田当养万民”为由,规定寺庙田产超三百亩者,多余部分充公,分给无地百姓。这下,佛寺从“土地巨鳄”变成“守着小庙的主”,依附的权贵没了“免税田”,怨声载道却没法明着反对(毕竟是“利民” )。
其三,“佛道并崇” :扶持本土道教,建道观、给百姓“新信仰出口”。慢慢的,信众被分流,佛教影响力断崖式下跌。
这套制度,像把钝刀,看似没砍杀,却让佛教势力“血槽清空”——高僧要保名声就得守戒律、裁僧众;权贵想保利益,发现佛寺已成“鸡肋”,干脆弃佛求自保。]
天幕追问:“[难道佛门高僧、维护佛教的权贵,真会乖乖就范?自然有不愿的。”
那些享惯佛寺的权贵,佛寺是他们藏污纳垢、避税敛财之所;高僧们,有的真心向佛但难舍信众根基,有的早已与权贵勾结,把寺庙当权力筹码。他们不是没察觉帝王意图,可舍不舍得放下?
就像有人天天守着“摇钱树”,突然要被砍,能甘心?佛门势力盘根错节,有的高僧曾为帝王登基祈福,自认“有功”;权贵们觉得“我护佛、佛护我”,是利益共同体。可昭文帝早看透这点——他要的不是“硬刚”,而是让他们“不得不退”。
不愿放权的势力,贿赂了外戚长孙皇后的弟弟长孙邕,让他帮忙去劝说昭文帝放弃灭佛,长孙邕还真去劝说昭文帝,还用长辈的身份去命令昭文帝。
昭文帝直接让皇城卫揪出串联证据,赐死长孙邕这个带头者,佛教反抗势力瞬间群龙无首——想反?没了旗手,谁敢出头?]
袁泽听完天幕所言,顿时哑然。他实在没想到,自已这位舅舅如此糊涂——放着安稳尊贵的国舅爷不做,先是看不清局势,愚蠢地为佛教摇旗呐喊,这也就罢了,居然还敢以长辈身份对他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袁泽心中冷嗤:这般拎不清又越界的行径,不杀他,又该杀谁?
长孙皇后乍闻天幕揭露弟弟长孙邕的糊涂事,整个人如遭雷击,瞬间呆立在昭阳殿内。她素来端庄贤淑,此刻却发髻微乱,面上满是不可置信与痛心。
她深知帝王家权力博弈的残酷,更明白弟弟身犯的是何等忌讳——收受佛教势力贿赂,还妄图以长辈身份干涉儿子决策,这是触碰帝王权威的大忌。往昔,弟弟在她眼中虽不算精明强干,却也该知晓皇室规矩,可如今……
皇后缓缓闭上双眼,喉间溢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滚烫的泪水不受控地从眼角滑落。她忆起幼时,与弟弟相伴长大的点滴,那时的长孙邕虽偶尔鲁莽,却也护着她这个姐姐。可如今,权力与贪欲蒙蔽了他的双眼,将整个家族推向风口浪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