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 第364章 一生荣幸

第364章 一生荣幸(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袁绍闻讯,未作迟疑,即刻派使臣携剑印至刘煜军营前,俯首归降。

彼时,他脸上不见昔日傲气,唯有对局势的无奈及未来的彷徨。

刘煜立于帅帐,接下袁绍的剑印,微一点头示意接纳。

随后,他目光扫过赵云、甘宁等人,这些人是他信赖的臂助,更是平定天下的锋锐。

“子龙、兴霸,徐州沃野千里,民风勤勉,此乃国之根本,汝等持荀令君手书,率军收复各城,力求避免战事。”

刘煜语气温稳而笃定。

赵云披银甲而立,起身拱手承诺:“末将必不负将军嘱托,全数收复徐州!”

甘宁则豪放洒脱,拍胸而笑:“主公放心,定能速成此事,绝不生乱。”

半月后,经二人奋力不懈,徐州终得安宁。

城池逐一收复,民众恢复农耕,商旅往来再现繁华景象。

赵云以严治,甘宁施以宽仁,令徐州百姓安居乐业,对他们心存感激。

夜幕降临,刘煜独倚徐州城头,遥望海天一色,心绪却似惊涛拍岸。

“这天下,仅剩交州未被染指。”

刘煜攥紧剑柄,眸中闪过决然之光。

彼时彼刻,交州边境,关羽居高临下,眺望远方。

他内心焦虑又期盼,自刘备逃离徐州后,音讯渐稀。

今日终得消息:刘备即将抵达交州。

刘备一行历尽艰险,从徐州辗转至交州,途中种种曲折难述。

他们穿越崇山峻岭,在广袤大地间跋涉,终至这片安宁之地。

当关羽的身影映入刘备眼帘,两人皆感激动。

刘备下马趋近,兄弟相拥,重逢之情如潮水般澎湃,泪光闪烁。

关羽急切询问:“大哥,你已在南汉称王,怎会如此落魄?”

刘备叹息一声,显出倦意:“二弟,我虽于南汉立足,但刘煜挥师攻占青州徐州,局势骤变。

我宁死不愿为他人傀儡,故而仓皇逃出。”

关羽皱眉低语:“如今乱世,刘煜恐是最有望统一天下的。”

刘备点头,目光坚毅:“不错,过去低估他了。

他比我们更强大,但也不能坐视待毙。

二弟领我去看看你的交州,或许还有翻身之机。”

刘备欲在交州重建势力,招揽志同道合者,打造精兵强将。

关羽则操练士卒,凭借战场经验,铸就一支悍勇之师。

若此计可行,待中原混战之时,他们再出山相助,未必不能振兴汉室,刘备眼中燃烧着炽热的希望。

交州,这片遥远南方的土地,与中原迥异。

荒芜山峦、密林幽深,以及栖息于此的蛮族部落,造就了这里严酷的生存环境。

关羽在交州的日子充满挑战。

自他驻守此地,与土着部落间的摩擦便时有发生。

语言障碍让争端难以和平化解,往往诉诸武力。

短短数日间,小 不断,大战亦接踵而至,本就有限的兵力愈发捉襟见肘,如今仅余数千人。

即便如此,能守住这片土地已属不易。

关羽立于营帐外,注视着士兵操练,内心满是沉重。

这时,刘备开口打破寂静:“二弟,我想了解交州的真实情况。”

关羽转过身,嘴角浮现一抹苦笑:“大哥,交州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再加上与土着部落的持续摩擦,我们的处境不容乐观。”

刘备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说道:“纵使艰难,我们绝不能退缩。

交州乃我军根基,必须强化此处的力量。”

关羽点头,知晓这是事实。

随后几日,刘备亲自踏遍交州各处,考察民情及军备现状。

他目睹士兵的艰辛生活,也见识到土着的狂妄与蛮横。

在一次交州大会上,刘备语气坚毅地说道:“诸位,交州虽苦,却是我们的希望之地。

我们必须在此扎根立足,为了将来胜利,或许需争取土着的支持,将他们化敌为友。”

众将士听罢,纷纷表态愿随刘备共克难关。

关羽心中燃起新的希望,着手重组军队,强化训练,同时主动与土着部落沟通协商,尽力避免无谓争斗。

不久后,交州局势渐趋平稳。

士兵训练成果斐然,与土着部落的关系也有所缓和,甚至有部分部落的年轻人加入刘备军中。

交州逐步成为稳固的后方据点。

在一次战略会议中,董昭提出了一项大胆的战略规划:“主公,目前我们在交州已稳固立足,再过两三年应抓住时机北上,扩张势力范围,重夺汉室江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