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流言止于智者!(2 / 2)
面对愈演愈烈的旱情和甚嚣尘上的流言,姜淮深知,单纯的祈雨仪式若无效,必将严重动摇民心,甚至可能引发骚乱。他必须拿出切实的行动。
这一日,他召集府县官员及乡绅耆老,并非在威严的大堂,而是在城外干涸的河床旁。烈日当空,热浪滚滚,姜淮指着龟裂的河床,声音沉痛而坚定: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旱魃为虐,乃天道循环,岂可归咎于人事?
若说天罚,我姜淮在此为官一任,上未能感格天心,下未能普降甘霖,首罪在我!与尔等百姓何干?与先前水利、刑狱之事何干?”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电,继续道:“流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实干!祈雨之事,依古礼进行,我等需以至诚之心祈求。
然,求天更要求己!岂能坐等天降甘霖而眼睁睁看着禾苗枯死、百姓流离?”
他当场宣布了几项紧急应对措施:
第一,开放府县所有官仓,设立粥厂,按丁口平价粜米,严禁囤积居奇,确保百姓基本口粮。
第二,动用府库银两,高薪招募民夫,由精通水利的官吏带领,沿主要河道深挖井泉,寻找地下水源。
同时,组织民众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容器,夜间收集露水。
第三,重新优化水利调度,放弃部分高岗难灌区域的保苗,集中有限水源,优先保障河谷平原主要产粮区的灌溉,力求保住大部分收成。
第四,严厉打击散布谣言、煽动人心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第五,他本人斋戒三日,而后将亲赴城郊龙王庙主持祈雨,与民共度时艰。
命令一出,各级官吏见知府大人临危不乱,思路清晰,赏罚分明,且勇于承担“首罪”,原本浮动的人心迅速稳定下来。
措施被雷厉风行地执行下去。粥厂立起,深井处传来找到水源的欢呼,水车昼夜不息地运转,将珍贵的水源送往焦渴的田地。
三日后,姜淮果真素服徒步,率领官员乡绅,在万民瞩目下登上祭坛。他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恳切的陈词,讲旱情之惨状、民生之艰难。
禀告上苍,并再次恳请上天降罪于己,而宽恕黎民。
或许是精诚所至,或许是巧合,就在祈雨仪式进行到最庄严的时刻,原本晴朗的天空,竟真的渐渐聚拢了乌云。
一阵凉风吹过,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起初稀疏,很快便连成了线,汇成了瓢泼大雨!
“下雨了!老天爷下雨了!”
“姜青天感动上天了!”
祭坛下,无数百姓跪倒在雨中,任凭雨水打湿衣衫,欢呼声、哭泣声、叩谢声交织在一起,震天动地。
这场雨断断续续下了两天两夜,极大地缓解了旱情。雨后,禾苗重新焕发生机,百姓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