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试点推行!(2 / 2)
这些亲眼所见的现实,让他推行“一条鞭法”的决心更加坚定。
返回杭州后,姜淮闭门数日,结合调研所得与历代税法得失,制定了《浙江试行一条鞭法条则》。
清丈田亩,此为根本。他顶着巨大压力,动用钦差职权,组织专门队伍,重新丈量全省土地,重点是核查豪强隐匿的田产。
此举遭到地方士绅的强烈抵制,甚至有人煽动民众阻挠丈量。
合并赋役,将田赋、徭役以及各类杂征、土贡、方物等悉数合并,统一折银征收。
简化税制,标准透明,“役银”根据重新丈量后的土地面积和人丁摊派。
官收官解,取消民收民解的“粮长制”和“里甲轮役制”,改由官府直接征收银两,并雇佣专人解运,减少中间环节的盘剥。
计亩征银,征税对象从以人丁为主转向以土地为主,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为了推行新政,姜淮再次展现了其铁腕风格。他查办了数名阻挠清丈、贪腐舞弊的知县和胥吏。
其中一位背景深厚的知县被他当众摘去乌纱,押送京城问罪,极大地震慑了官场。
新政推行,必然触动既得利益集团。
士绅抗议,地方豪强联合在籍官员,联名上书朝廷,弹劾姜淮“苛敛扰民”、“变乱祖宗成法”,甚至污蔑他“借清丈之名,行敛财之实”。
胥吏抵制,原有征税体系下的胥吏失去中饱私囊的机会,阳奉阴违,消极怠工,甚至暗中篡改数据。
短期阵痛,由于税制改革,初期确实出现了一些混乱,部分区域因折银比例或征收环节问题,引起小规模民怨。
朝中反对改革的声浪再次高涨。皇帝也下旨诘问,语气严厉。
面对重重压力,姜淮没有退缩。他一方面上奏详细陈情,列举清丈出的隐田数据、解释新法对普通农户的减负效果,并立下军令状,承诺一年内必见成效。
另一方面,他在浙江境内严厉打击散布谣言、破坏新法者,并派出大量人员深入乡里,宣讲新法政策,争取底层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经过近一年的艰难推行,尤其是在成功处置了几起由豪绅煽动的骚乱后,“一条鞭法”的成效开始显现。
国库增收,由于清查出大量隐田,且征收效率提高,浙江省上缴国库的税银总额有了显着增加。
民负稍苏,对于占有土地不多的自耕农和佃农而言,合并赋役、计亩征银确实减轻了他们的负担,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吏治稍清,征税过程简化、透明,减少了胥吏上下其手的空间。
……
虽然改革依旧阻力重重,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但浙江试点的成功,如同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证明了“一条鞭法”的可行性。
为日后在全国范围的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点燃了帝国财政改革的一丝微弱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