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暗流涌动(2 / 2)
姜淮当机立断,下令:“拿人!”
姜勇亲率精锐,在运河码头设伏,当场将试图登船的老仆及两名张家心腹家丁擒获!
同时,另一队人马持姜淮手令,以“涉嫌勾结匪类、危害漕运”为由,直扑张家大宅,进行突击搜查。
在张宅书房密室中,不仅搜出了与窗棂上残留物完全吻合的深蓝色锦缎衣物。
更查获了大量与漕运旧账亏空相关的秘密账册、以及其与朝中某位官员往来的密信!
真相大白,余波未了
经连夜分开审讯,在如山铁证面前,老仆与张家家主的心理防线相继崩溃。
真相水落石出:正是张家,因“漕票”新政断了财路,怀恨在心,重金收买总督官署老仆,利用其洒扫之便,以特制油脂布条为引。
于深夜从书房后窗潜入纵火,意图烧毁姜淮收集的证据及其本人。那片锦缎,正是张家家主当夜亲至附近指挥时,不慎被窗棂勾破所留!
姜淮将审讯结果、搜获的物证、账册、密信,再次写成密折,六百里加急直送御前。
这一次,他不仅要将淮安张家连根拔起,更要借此机会,将隐藏在朝中、庇护甚至指使张家的那只更大的“黑手”揪出来!
淮安张家的覆灭,在本地引起了巨大震动。
姜淮以雷霆万钧之势,证明了其铲除漕运积弊的决心与能力,也彻底斩断了旧利益集团在淮安的一条重要臂膀。
然而,他也清楚,扳倒一个地方豪强并非终点。那封从张宅搜出的密信,指向了京城更高的权力阶层。
这场由一场未遂火灾引发的斗争,已然升级,风暴眼正从淮安向帝国的权力中心,京城,急速转移。
姜淮知道,他即将面对的,将是比张家更为强大、也更为狡猾的对手。但他握紧了手中的证据,眼神锐利如初,毫无畏惧地准备迎接下一场、也是更为凶险的较量。
……
张家覆灭的余波尚未平息,姜淮已将整理好的密折与关键证物封存,由绝对忠诚的家将率领精锐护卫,分三路秘密送往京城。
他深知,此番对手非同小可,任何单一的传递渠道都可能被截杀。
朝堂暗战,风波再起
密折抵京,果然在紫禁城内掀起了惊涛骇浪。皇帝览奏,尤其是看到那封指向工部右侍郎刘一清的密信时,龙颜震怒!
刘一清不仅是朝中重臣,更是某位势力庞大的皇亲国戚的姻亲,牵一发而动全身。
...
然而,刘一清及其背后的势力绝非坐以待毙之辈。他们迅速发动反击:
反咬一口:指使御史言官上奏,弹劾姜淮“在淮安滥用职权、罗织罪名、构陷忠良,指张家、企图借此搅乱朝局”。
甚至暗示姜淮“借漕运改革之名,行排除异己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