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赴三韩建造船厂(2 / 2)
玄菟郡治所的校场上,两万步兵列成的方阵如黑色潮水般铺展,甲叶在晨光中反射着冷硬的光。郡守杨帆身披亮银鱼鳞甲,腰间的环首刀悬着赤红绦带,正勒住胯下的乌骓马。他望着队列前肃立的两千轻骑兵 —— 这些骑士的战马都是从濊貊部落换来的杂种马,虽不及匈奴战马高大,却擅长在山林间穿行。
“诸位切记,此行非为征伐。” 杨帆的声音透过铁皮喇叭传遍校场,那是郡府工匠仿西域样式打造的器物,“三韩部落虽称臣纳贡,终究是化外之地。咱们带一万农匠去带方郡边境造船,是要让辰韩人看看,大汉的船能载着丝绸瓷器,也能载着甲士弓弩。”
站在他身旁的别驾从事王朗捧着一卷舆图,手指在标着 “萨水” 的河流旁点了点:“明府,按照测算,从高句骊城到带方郡南部的熊津浦,全程三百二十五里。其中一百八十里是玄菟郡境内的驰道,剩下的就要穿过盖马大山和辰韩人的猎场。”
杨帆颔首,抬手示意传令兵挥动令旗。随着三声铜锣响,两万步兵分成左右两翼,中间留出宽达十丈的通道 —— 那里将是农民和工匠们的行进路线。一万名农民推着独轮车,车上载着锛凿斧锯、麻丝桐油,还有够三个月食用的粟米和腌肉。几个白发老匠正用麻绳将绘制着龙骨样式的木板捆在车辕上,那是从胶东半岛请来的造船师傅预先画好的图样。
队伍出发时,玄菟郡的百姓沿街相送,孩童们追着骑兵的马队跑,手里挥舞着父亲们扎的纸船。杨帆看到铁匠铺的张三郎也在人群里,这位曾参与过楼船建造的工匠,此刻正抱着他那套祖传的铁砧,挤在农民队伍中。
进入盖马大山的第三日,麻烦便找上了门。前锋骑兵回报,在一处名为 “狼牙口” 的隘口,发现了百余辰韩部落的武士。这些人身披犀兕皮甲,手持铁矛,正拦在路中央的巨石上。
“明府,要不要末将带五百骑冲过去?” 骑都尉赵昂按捺不住,手按在马鞍前的槊柄上。他的骑兵营昨夜刚在密林中抓住三个窥探的辰韩斥候,从他们身上搜出了刻着鸟形纹的铜符。
杨帆却勒住马,从箭囊里抽出一支鸣镝:“不必。传我将令,步兵列鸳鸯阵,骑兵张弓搭箭,但不许先动手。”
当鸣镝带着尖锐的呼啸掠过隘口,巨石上的辰韩人果然骚动起来。一个头戴羽冠的首领模样者站起,用生硬的汉话喊道:“这里是弁韩与辰韩交界,汉人的军队不能过!硬要通过的话小心我们手中的武器不长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