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带着基地闯三国 > 第283章 攻鲜卑(七)

第283章 攻鲜卑(七)(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檀石槐率领残部退出玄菟郡边境时,50万大军已折损近半,剩余26万士兵大多带伤,战马损失逾12万匹,粮草、武器几乎耗尽。大军行至漠北草原深处的“狼居胥山”下,檀石槐再也支撑不住,一口鲜血喷涌而出,重重摔下战马。左右将领慌忙将他扶起,安置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

待檀石槐苏醒,帐内已聚集了慕容皝、拓跋力微、秃发树机能等核心部首领。看着帐内垂头丧气的众人,檀石槐强撑着坐起身,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次战败,非我鲜卑战力不济,乃谋算不周、盟军背约所致。今日退守,非为怯懦,是为他日卷土重来!从今日起,各部需按我号令行事,若有违抗者,以族规论处!”

檀石槐深知,此时若任由各部离散,鲜卑将彻底陷入分裂。他当即下令:

1. 划定驻牧范围:将剩余26万部众按部落拆分,慕容部、段部等东部鲜卑残部约8万人,驻牧于狼居胥山东侧的“东河草原”,负责看管从汉军手中逃回的牛羊,恢复畜牧业;拓跋部、柔然部等中部鲜卑残部约10万人,驻牧于狼居胥山北侧的“黑石坡”,此地多山林,可隐匿行踪,同时开采山中铁矿,修补武器;秃发部、河西鲜卑等西部鲜卑残部约8万人,驻牧于狼居胥山西侧的“西漠绿洲”,绿洲有稳定水源,负责开垦荒地,种植耐寒的青稞、燕麦,补充粮草。

2. 安抚伤亡部众:下令各部清点伤亡人数,凡战死士兵的家属,由部落统一发放5头羊、2匹布;受伤士兵则由部落萨满集中医治,痊愈前可免一切劳役。同时,檀石槐亲自骑马巡视各部落营地,每到一处,便摘下头盔,对着士兵们高声喊道:“我檀石槐在此立誓,今日汉军给我们的伤痛,他日必百倍奉还!跟着我,迟早夺回我们失去的土地与荣耀!”

此举收效显着。原本因战败而人心惶惶的部众,见檀石槐仍有斗志,且能保障基本生计,渐渐安定下来。东河草原上,慕容部的牧民开始驱赶牛羊啃食新生的青草;黑石坡的山林中,拓跋部的工匠架起熔炉,敲打声日夜不绝;西漠绿洲里,秃发部的族人挥舞着锄头,开垦出一片片田地。

第二步:修复武器,重建军备

武器短缺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战前鲜卑各部共有弯刀、长矛等近战武器约30万件,战后仅剩不足10万件,且半数有缺口、裂痕;弓箭更是匮乏,箭支仅剩不足50万支,许多士兵手中的弓甚至断了弓弦。

檀石槐任命秃发树机能总领军备修复事宜,具体部署如下:

- 铁矿开采与冶炼:拓跋部在黑石坡山林中发现了三处露天铁矿,檀石槐从各部抽调5000名身强力壮的士兵,组成“冶铁队”,由拓跋力微的侄子拓跋珪带领,每日开采铁矿。为提高冶炼效率,秃发树机能还从西域带回的工匠中,挑选出10名熟悉“灌钢法”的匠人,指导鲜卑工匠改进冶铁技术。原本需三天才能炼出一炉铁,改进后只需一天半,铁的硬度也大幅提升。

- 武器修补与制造:在狼居胥山脚下搭建起100座铁匠铺,每座铁匠铺配备5名工匠、10名学徒,日夜不停地修补破损武器。对于无法修补的武器,便熔化重铸,优先打造弯刀和长矛——弯刀适合骑兵近身格斗,长矛则可用于冲锋破阵。同时,组织妇女和老人采集兽筋、羽毛,制作弓弦和箭羽;少年们则负责削制箭杆,确保箭支产量每日不低于1万支。

- 战马繁育与训练:战后鲜卑战马仅剩8万匹,且多为老弱病残。檀石槐下令从各部挑选出2000匹体格健壮的母马和100匹公马,组成“种马群”,由慕容翰带领专人饲养,采用西域传来的“分群繁育法”,确保每匹母马每年能产下一匹小马驹。同时,挑选1万匹尚有战力的战马,由慕容皝亲自训练,每日进行短途奔袭、跨越障碍等训练,提升战马的耐力和灵活性。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鲜卑共修复武器8万件,新造武器5万件,箭支储备恢复至150万支,战马数量虽未显着增加,但可用战马达到了6万匹,基本满足了小规模作战的需求。

第三步:外交斡旋,寻找盟友

檀石槐明白,仅凭鲜卑一己之力,短期内难以与汉军抗衡。他将目光投向了漠北草原上的其他势力,首要目标便是此前背约的匈奴。

他挑选了使者库莫奚——此人曾多次出使匈奴,熟悉于夫罗的性格。檀石槐交给库莫奚三项任务:

1. 澄清误会:携带500匹良马、1000张羊皮作为礼物,向于夫罗解释“书信事件”是汉军的反间计,并非自己的本意。同时,拿出当年与匈奴结盟时的誓约,当众宣读,证明鲜卑从未想过吞并匈奴土地。

2. 提出新盟约:提议鲜卑与匈奴达成“互不侵犯、联合抗汉”的盟约,约定若汉军再次北上,鲜卑出兵15万,匈奴出兵5万,共同抵御;战后所得土地、财物,按出兵比例分配。

3. 挑拨汉匈关系:向于夫罗透露,汉军在黑风口之战后,已开始在漠南边境修建堡垒,囤积粮草,意图逐步蚕食漠南草原——这正是匈奴的核心驻牧地。

库莫奚抵达匈奴大营后,按檀石槐的吩咐行事。于夫罗本就对汉军心存忌惮,听闻汉军在漠南修堡垒,顿时坐不住了。再加上库莫奚带来的厚礼和澄清,他很快打消了对鲜卑的疑虑,当场与库莫奚签订了新盟约,并承诺将在半年内训练出5万精锐骑兵,随时准备与鲜卑联手。

除了匈奴,檀石槐还派人联络了草原西部的“乌孙国”和东部的“扶余国”。乌孙国与汉朝素有摩擦,欣然同意与鲜卑互通有无,为其提供西域的铁器和药材;扶余国则畏惧鲜卑的势力,答应每年向鲜卑缴纳10万石粮食,换取鲜卑不侵犯其边境。

通过一系列外交操作,鲜卑不仅化解了孤立无援的困境,还获得了物资支持和潜在盟友,为日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杨帆率领汉军凯旋回玄菟郡治所高句骊城时,城内百姓早已在街道两侧摆上酒肉,欢呼声响彻云霄。但杨帆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檀石槐绝非轻易认输之人,鲜卑必然会卷土重来。入城次日,他便召集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及郭嘉、戏志才、徐庶、沮授四位军师,召开了“北疆防御战略会议”。

“此次击败鲜卑,不过是暂时遏制了其南下的势头,”杨帆站在沙盘前,指着漠北的方向,“檀石槐雄才大略,鲜卑各部根基未断,用不了多久,他们定会再次来袭。我们必须趁此机会,加固北疆防御,让玄菟郡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