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1章 沉冤昭雪安亡魂(1 / 2)
◇ 第131章 沉冤昭雪安亡魂
第一百三十一章
永天府,梆子刚响了一声。
平野睁开双眼,又听得紧随其后的四道“咚咚咚咚!”,此声极快。
已经到五更了。
一阵凉意入骨,只见屋中烛光摇曳,少年站在半敞的窗边,只有几道破碎的光影投进,照在他无波无澜的脸庞。发丝上依旧垂着两颗金珠,一前一后,若隐若现。微微擡起的手腕上正有一只玉镯。
平野认出来了,那是贤婆婆赠予他们的那对。
平野凝止了呼吸,不敢再看,少年却转过脸来,默默上前三两步,将另外一只镯子套在平野腕上。又为平野穿上衣裳,束上白绸。
只听少年问:“若是我亲手杀了叔叔,可是亦要披麻戴孝?”
平野哑口无言,门外传来阿嶂的声音:“少主,李珍已入府。”
姜渡月轻声应道,再转向平野,忽而一笑:“只怕是没有那个机会了。”
平野心口骤然一紧,环抱住了姜渡月:“你若弑君,便是天下的新帝,改朝换代,理所应当,不必为他披麻戴孝。你若放他一马,披麻戴孝一事,更是无从说起。”
姜渡月闭着眼,笑了:“你要陪我弑君么?”
平野从容笑道:“刀山火海也去。”
“稍有不慎,脑袋就掉了。”
“若是幼鸣活着,我在世间也有个故人,清明寒食,为我祭上一杯清酒,实在羡煞旁人。若是幼鸣同我一道,黄泉路上,你我作伴,也是双宿双飞的好事。不算亏本买卖。”
姜渡月又道:“你不怕死。”
平野摇头:“怕,更怕你出事。”
朦胧的天光裹挟着冷意,渐渐侵入整个房间,四下寂静的宅院里,转瞬之间,涌起一阵阵火光。
霎时间天地同色。
外头有人高呼道:“流民侵入皇都,圣上危在旦夕,我等奉命勤王!”
“圣上危在旦夕,我等奉命勤王!”
“圣上危在旦夕,我等奉命勤王!”
……
李珍推开了屋子,披风猎猎,领着众人对姜渡月一跪,高声道:“少主,请随我入宫!”
元讷自人群中走出,他早已摘下了黑纱,露出触目惊心的脸庞来。那伤痕已经深入骨髓,伴随终生。
望见二人手上的镯子,他愣了一愣,终是笑了:“故人犹在,如今,我心甚安。”
院中火光冲天,平野已分不清谁是元家人,谁是禁卫军,谁又是烽林军。
银盔照天,将士们心怀赤胆忠心。
平野浑身动弹不得,扭头去看姜渡月的面容,少年却回过头,将他的手掌握住,只说了一句:“走罢。”
李沕和吴大将军,兵权在手,入永天府早已如囊中探物。
全城戒严令甫下,街道上只有官兵穿梭的身影。满城寂静萧然。
临了那皇城,巍峨红墙,却偏似青面獠牙,只需入得那张血盆大口,此生便不能还阳。
一辆轿子停在众人面前,青年人身穿青袍,腰缠躞蹀,端得是温润公子的风流模样。
他对着众人拱手,盈盈一笑,转身入了那至尊之地。
姜渡月和平野二人,竟也畅通无阻。
领着一众兵马围困寝宫,那昏睡迷蒙的皇帝似乎终于有了清醒之意,自美梦中还魂,见着的竟是亡兄的冤魂。
他愤然执剑,似要将噩梦刺穿。
一只素白的手却擒住了圣上颤抖手腕,悠然笑道:“陛下,礼部司正急禀,流星入紫宫,荧惑守心,此乃大凶之兆。臣夜不能寐,果听流民闯入永天,事态紧急,已呈合围之势,幸而烽林军早已有护驾勤王之心,早已入宫,护佑陛下左右。”
语毕,一礼:“还望陛下宽心。”
头发花白的圣上几不能语,环顾四周,太监宫女皆是垂目低眉,视若无睹。
他狂声厉吼:“护驾!!!”
又是一阵寂静。
面前的青年依然笑意不改,长跪不起:“陛下天人临世,勤政多年。可流年不利,苍天无眼,致使百姓民不聊生,陛下圣体每况愈下!醴城丁家假借圣上圣名,滥杀无辜,今已俱被伏诛!可奈何因果循环,罪业难消,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如今臣有一计,或能解陛下之忧!”
圣上双目赤红,死死盯着薛洵身后的少年。
耳旁的温言细语早已随风而逝,只有那神似先太子的面容令他惶恐难安——
风声呼啸——
红烛俱灭!
“臣恳请陛下重查先太子谋逆一案!昭雪此案三百七十九人亡魂!”
那少年走近了,面无表情,宛如鬼魅。
“臣,恳请陛下重查先太子谋逆一案!昭雪此案三百七十九人亡魂!”
那少年手持剑,沉默不语,居高临下。
“臣薛洵!恳请陛下重查先太子谋逆一案!昭雪此案三百七十九人亡魂!!”
那少年微擡手,剑刃流光,直抵喉间。
“你……你……你是——”圣上睁大浑浊双目,不断后退。
“皇叔。”少年双唇微启,声如清风,他唤道,“请皇叔重开旧案,彻查先太子姜淮明是否欺君罔上,勾结内外,谋逆篡位,狼子野心!”
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薛洵依旧高声:“恳请陛下重翻旧案,以安冤魂,以昭圣心!”
圣上仓皇四顾,厉声扬颈:“李沕!!李沕!!!”声嘶力竭,日薄西山。
身披银甲的男人自兵阵后走出,他抱拳跪下:“臣李沕,恳请陛下重翻旧案,以安冤魂,以昭圣心!”
“你们……你们……甚么时候……”皇帝嘶哑挣扎,将那柄长剑高高举起,脸红耳赤,似要将眼前的众人一并杀之!
李沕擡手,径直擒住圣上手腕,庄严郑重:“陛下勤政爱民,怕是不愿留得污名在人间!还望陛下三思,重审旧案,以累圣德,昭告苍天!”
昏君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