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月渡平野 > ◇ 第131章 沉冤昭雪安亡魂

◇ 第131章 沉冤昭雪安亡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竟在此刻恍然梦醒,自登上皇位起,他日夜难安,噩梦缠身。

犹记那一日,大火之下,皇兄那双不肯合上的双目——

犹记那一日,隰王回宫,先帝那道永不回京的圣旨——

“皇兄,”隰王站在少年之后,他冷冷地望向自己,那眼神里有怨憎,有愤懑,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悲悯,千言万语俱是恍惚伤心,“臣弟,恳请皇兄立刻下令,即立六殿下姜逢意为太子,入东宫,亲查旧案,昭雪沉冤!”

那跟在自己和皇兄身后的小娃娃,何时已经生得这般冷峻无情——

“皇兄,莫要这般神伤,”隰王翩然一笑,眸中无悲无喜,“最是无情帝王家,你我,血出同脉,理当一样。”

“姜淮庭!”皇帝颤声怒吼,“你难道以为你扶持他们上位,你就能安然摄政,掌控朝局!”猛地指向四周,“薛洵,李沕,姜逢意!一个个都是狼子野心!狼心狗肺!哈哈哈……我知道,你恨我杀了你最敬爱的皇兄,这么些年,你始终不肯进京!如今……如今……你要这皇位,我与其给他们,倒不如给你?”

皇帝几欲癫狂,他眼神一凛,拔出近卫身上的宝刀!

银光一现!

一只手闪至眼前,死死握住了刀身,只听“滴答”一声,一道血珠坠下。

恍如红雨缠绵。

再一睁眼,竟是对上姜渡月的那双冷冽的双眸。

这眼神……

这眼神……

“皇兄……”皇帝终是松开双手,往后踉跄数步,不可置信,“皇兄……”

此刻,红日高升,天光刺目。

他眼中流出两道浊泪。

明白数年荒唐,一朝骤改,成王败寇,无力回天。

“这高墙望久了,渐渐地,也没了出去的心思了。”

少年身着一袭青色常服,云纹滚边,前方龙补威严,静美眉目难掩皇家气象。

“我出生前,父皇本就对我母妃不甚在意,待我出生后,母妃薨逝,如此,父皇更是将我视为不详。我虽为皇子,不如其他兄弟们讨得父皇欢心;宫中人趋炎附势,虽不至于给我冷眼,日子却也如同嚼蜡……宫闱深深,我时常想着,若我不是皇子,只是寻常百姓家的儿郎,也兴许要更快活些。”

姜逢意眯着眼睛,望向苍穹:“只是后来,如琛来了。”

如琛。

薛如琛。

平野颔首:“薛大人,实在是在意殿下。”

“如琛是薛尚书的独子,自小文韬武略,样样精通。面上,他在官场中左右逢源,斡旋自如。背地里,他却为我操心劳力,日夜不休。”姜逢意转向平野,似是轻语,“嫂嫂,你说,如琛他为我做到此种境地,究竟为何?”

平野一时语塞,他不清楚薛洵为人,亦不了解此二人的岁月过往。

只是望着这双澄澈眼眸,他久久不语,许久后才道:“还是由殿下亲自去问罢。”

姜逢意淡然一笑:“他或许不会告诉我了。”

一阵振翅声响,打眼一瞧,竟是一只雁子盘旋。

一根白羽落下,平野伸手去接,另一只手已搭在掌心。

从血迹中惊诧擡眸,姜渡月只是对他笑道:“走罢。”

平野心颤道:“……你受伤了。”

“只是轻伤。”

“我们去哪?”

“回家。”

二人方走出,一阵快马加鞭擦肩而过,御前太监已翻身下马,眼底含笑,高声道:

“六皇子姜逢意,接旨——!”

大雁轰然振翅远去,徒留红砖金瓦,寂寞森森。

干安十六年,皇帝下旨,立六皇子姜逢意为太子,入主东宫,亲查十七年前先太子姜淮明谋逆一案。

此案牵连者众,前后诛杀近四百人,其中不乏忠臣良将。

卷宗甚多,三法司历经数月,枯灯不歇,抽丝剥茧。

干安十六年,冬,皇帝一病不起。

弥留之际,亲下罪己诏:

朕承天命,嗣登大宝,临朝数载,夙兴夜寐。然,上天示警,荧惑守心,灾祸横行,水旱频仍。

朕辗转难寐,沉思默想,觉此非苍天不仁,实朕之失德也!

朕之罪愆,尤以一事为最——构陷皇兄,冤杀忠良!上伤天德,下悖人伦,至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朕日夜难安,涕然泪下!

固特拟此诏,悲恸陈告于皇天后土、列祖列宗、天下臣民。

一罪曰:蒙蔽先帝,猜忌兄弟。同根相煎,谗言构陷。

……

二罪曰: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牵连无辜,枉杀忠良。

……

三罪曰:文过饰非,虚美隐恶。蒙蔽诸证,噤声天下。

……

呜呼!朕之一念之错,酿此弥天大祸!每思此案,未尝不汗流泣血,惭愧无面!今,平反陈冤:先太子姜淮明恪已仁爱,从无谋逆之心,更无谋逆之举!此案牵连三百七十九人,皆为池鱼堂燕,清白之身!

朕幡然醒悟,深知此罪难消,百死莫赎。

特禀上天列祖,以悼罪业,以诫后人。万望子孙臣民,不可重蹈覆辙!

万望苍天开眼,告慰亡灵,保我国祚绵长!

……

……

……

干安十六年,冬,腊月廿七,子时三刻,皇帝姜淮誉,驾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