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命理探源【译注】 > 论男女合婚法(一)

论男女合婚法(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盛”指力量强旺,“衰弱”指力量薄弱。日主弱而官杀强,需伤官食神克制官杀,故以此为夫星,体现动态平衡思想。

原文:

官杀缺如,或官杀衰而日主盛者,又当以财为夫星。

译文:

正官、七杀缺失,或者正官、七杀衰弱而日主强旺的,又应当以财星为夫星。

注解:

“缺如”指八字中没有该十神。财星能生官杀,故官杀弱或缺时,以财星为夫星,体现五行流通逻辑。

原文:

若食神伤官不弱而日主有气者,固以食伤为子星。

译文:

如果食神、伤官不弱而日主有生气的,自然以食神、伤官为子星。

注解:

“有气”指日主力量不弱,有生机。

此时食伤可直接作为子星,符合传统认知。

原文:

食伤盛而日主衰者,又当以枭印为子星。

译文:

食神、伤官强旺而日主衰弱的,又应当以枭神、印星为子星。

注解:

“枭印”即偏印,枭神、印星能克制食伤,日主弱而食伤强时,需枭印平衡,故以此为子星。

原文:

食伤缺如或食伤衰者,又当以比劫为子星。

译文:

食神、伤官缺失或者食神、伤官衰弱的,又应当以比肩、劫财为子星。

注解:

比肩、劫财能助日主、生食神伤官,故食伤弱或缺时,以比劫为子星,体现间接生助的逻辑。

原文:

参伍错综,其法不一,岂可见伤官即云妨夫,见枭神即云克子耶。

译文:

(这些方法)相互交错、综合运用,方式并不单一,怎么能见到伤官就说会妨害丈夫,见到枭神就说会克制子女呢?

注解:

“参伍错综”指多种方法相互参照、综合运用。

批判机械认定十神吉凶的做法,强调需结合整体八字分析。

原文:

至于中和之气,尤难辨别。即能辨别矣,其义太狭,中选颇难。

译文:

至于中和之气,尤其难以辨别。

即使能辨别出来,它的含义也太狭隘,符合标准的(八字)很难选中。

注解:

指出“中和之气”的辨别难度及局限性,说明不可仅凭此单一标准合婚。

原文:

必须统观命运,乃无遗憾。

译文:

必须全面观察(八字的)命和运,才能没有遗憾。

注解:

“命运”指命(八字本身)和运(大运、流年),强调合婚需结合命与运综合判断。

原文:

若但观八字,五行不缺,财官印食,势力平均,即谓得中和之气。吾恐寿元虽高,究不免失之平庸,断难显扬。

译文:

如果只看八字,五行不缺失,财星、官星、印星、食神力量均衡,就说具备了中和之气。

我担心(这样的人)寿命虽然长,终究不免流于平庸,绝对难以显达扬名。

注解:

“财官印食”为四吉星,代表财富、官职、庇护、子女等。

此处指出单纯五行均衡可能导致平庸,需结合格局高低判断。

原文:

试问此等命择夫婿者,亦何取焉。

译文:

试问选择女婿时,这样的命局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注解:

质疑仅以表面中和之气择婿的合理性,强调需兼顾命格层次。

原文:

若夫日主衰者为不及,日主盛者为太过。似皆失中和之气矣。

译文:

至于日主衰弱的是不足,日主强旺的是太过。

似乎都失去了中和之气。

注解:

“不及”“太过”指日主力量偏离平衡,表面看不符合中和,但需结合运势判断。

原文:

然日主衰而得比劫印绶之大运者,不可以不及论。当以得中和之气言也。

译文:

然而日主衰弱但遇上比肩、劫财、印绶的大运,就不能算作不足。

应当说是得到了中和之气。

注解:

“大运”指人生不同阶段的运势,每十年一换。

日主弱时,比劫(助身)、印绶(生身)的大运可助其平衡,达到中和。

原文:

日主盛而得财官之大运者,不可以太过论,亦当以得中和之气言也。

译文:

日主强旺但遇上财星、官星的大运,就不能算作太过。

也应当说是得到了中和之气。

注解:

财星(耗身)、官星(克身)可制约强旺的日主,使其达到平衡,故视为中和。

原文:

人之命运大都类此。其清纯者则富贵寿考,其次者亦名利兼优,其最次者亦身家俱泰。

译文:

人的命运大多类似这样。

其中格局清纯的就会富贵长寿,稍次一点的也会名利双收,最次的也能身家平安。

注解:

“清纯”指八字中十神、五行不杂乱,格局分明。

强调命运的层次虽有差异,但得中和之气者皆能安稳。

原文:

择夫婿者,能得此造此造,岂非大幸福耶。

译文:

选择女婿时,能得到这样的命局,难道不是极大的幸福吗?

注解:

“此造”指上述得中和之气的命局,强调合婚应看重命局与运势的整体协调。

原文:

至于男命比肩劫财重者,择女命伤官食神重者配之。女命伤官食神重者,择男命比肩劫财重者配之,似合正理。

译文:

至于男方八字中比肩、劫财多的,选择女方八字中伤官、食神多的匹配;女方八字中伤官、食神多的,选择男方八字中比肩、劫财多的匹配,似乎符合正确的道理。

注解:

认可西溪逸叟关于比肩劫财与伤官食神相配的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但需进一步完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