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重逢(四)(1 / 2)
久别重逢(四)
华阳长公主惊得双手捂嘴, 她的目光满是不可思议。
就连宋庭也是怔在原地,没有了之前的悠闲。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叫姜禾有些回不过神来,看着摄政王近乎失控地盯着那架上的长剑, 她突然就福至心灵,想起了那日胡忠和阿钟拜托她的事情。
看着年龄也相仿, 家世也算是门当户对, 能够称得上一句门当户对。
柳长歌那个心上人……怕不是摄政王吧!
姜禾不敢耽误忙问:“殿下认识柳长歌?”
这名字一出口, 叫摄政王一行又是一惊。
心中的那点犹豫和不安, 彻底尘埃落定了。
柳长歌佩剑的出现可能是意外,但姜禾真真切切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证明了她一定知道什么 。
姜禾长话短说, 把他们一家和柳长歌相识的过程简单的说了一下。
只是,这三个在朝堂商场叱咤风云的人物, 此时却完全像是失去了平日里的冷静和理智一般。
姜禾的语速很快, 字字清晰, 但摄政王用了好久, 才消化干净她说的话。
震惊盖过悲悸,紧随而来的是近乎叫人癫狂的喜悦。
他的眼中已经泛上了水光,但依旧颤抖着,询问了一遍。
“你是说……长歌她还活着?”
看见姜禾明确且坚定的点头, 摄政王猛地合上眼, 两行清泪滚落而下。
他仰起头, 深吸了一口气。
年少的时光的碎片在脑海中缓缓流淌, 他都做好了用往后所有的时间来缅怀悼念。
这一瞬间, 摄政王觉得上天还是足够怜爱他的。
柳长歌还活着!她没有留在战场上!
他此生竟还能再见到心上人一眼!!!
失态的不止摄政王一人, 还有华阳长公主。
华阳长公主少年时期和柳长歌最合得来,她们二人可以肆意的喝酒, 大大方方的聊些旁人觉得惊世骇俗的东西。
在当时,只要她们二人并肩,便能抢走了所有俊朗少年的风头。
鲜衣怒马,好不快活。
那个时候他们都以为,柳长歌很快就会成为亲王妃。
然后他们就会是一家人了。
变故来得突然,叫所有人都回不过神来。
对他们兄妹而言,柳长歌永远都是心中无法释怀的那个人。
混乱之中,雨桑指着剑问姜禾:“这剑,是柳姨留给我的?”
她并不知道柳长歌已经替她安排好了未来的路,只是听到的时候,觉得有些心惊。
“是啊,她说你和她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留给你,理所当然。”
这话却一定也没有叫雨桑提起劲来,反而更令她担忧了起来。
就如同柳长歌了解雨桑一样,雨桑同样对柳长歌非常了解。
一个习武之人将佩剑交给了小辈,这难道不是托孤的意思吗?
摄政王在稍冷静了片刻后,也立即想到了这一点。
到底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用事的少年了,在短暂被喜悦浸没后,摄政王立刻抓到了一个关键词。
死脉。
再不懂医术的人,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多么凶狠的脉象。
摄政王当即便安排了车夫回京城,去叫太医院喊人,顺便将暂时还留在京城的神医也接过来。
所有的事情,都暂时被抛到了脑后。
摄政王现在急不可耐地想要见柳长歌一面。
仿佛看到了希望,但这份希望又是微渺的。
好像不马上抓在手里,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消逝在眼前一般。
年少之时的遗憾,困扰了摄政王如此之久。
他好怕自己只是犹豫一瞬,就会又和柳长歌失之交臂。
如今掌握在手里的全部的权势也好,钱财也罢,都抵不过再见柳长歌一面。
对于摄政王的这个要求,姜禾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梁燕儿说了,柳长歌的伤病虽然严重,但是心病才是耽误她治疗的最大的阻碍。
若是能见上摄政王一眼,说不定情况会有所好转。
而且摄政王手中的权势资源自然是姜禾不能比的,他可以为柳长歌寻到更好的大夫和药物。
好不容易等到重逢的这一天了,柳长歌可得多坚持一段时间啊!
多了却一些遗憾,释怀一些过往,才好叫这一生不至于显得太短太苦。
姜禾和顾沛本就打算要进山去探望柳长歌的。
甚至连要捎带过去的蔬果米肉,都整整齐齐摆放在厨房了。
摄政王这会眼里已经没有别的东西了,他毫不犹豫的提起其中一个装着蔬果的背篓,就往身上背去。
他干脆利索的动作,叫华阳长公主又是背过身去抹了一把眼泪。
别说是掌权摄政之后没干过任何重活,摄政王就是做闲散王爷的时候,都一直过的滋润潇洒,走到哪都有人伺候在身边,比起现在更要夸张许多。
但华阳长公主却知道,她那骄傲得不可一世的皇兄,是会满心欢喜背着一背篓府上做好的吃食,欢天喜地去找柳长歌一起郊游的。
眼前的画面,逐渐和回忆里重叠。
那些痛苦和悲伤,好像从没有发生过一样。
她的皇兄,如今又背上背篓,满怀希望的要去找他的心上人了。
任如风和顾沛本是在前院里谈事情,见他们所有人都一窝蜂的涌进厨房,便也跟了过来。
巧的是,同样家中世代习武的任如风和柳长歌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甚至任如风的双亲早逝之后,他还认了柳长歌的爹娘做干亲。
在任如风手握重兵镇守西南新征服的疆域之时,朝中不少人提出过质疑,但摄政王从未产生过一点质疑的想法。
他信得过任如风。
好在上山的道路已经修缮过一回了,并不算难走。
摄政王大步流星走在最前面,在知道柳长歌在山间落脚的时候,是顾沛出手帮了她,便拽着顾沛要他再说些细节来。
任如风也同样好奇,但是他显然不能和摄政王抢人。
他倒是对雨桑更感兴趣,见她脚步轻盈,动作利索,显然是个练家子,便和雨桑聊了几句。
这一行人里,落在最后的,反而是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