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大唐化工 > 第64章 新居之始

第64章 新居之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吉时到——“

张阿公嘶哑的嗓音划破晨雾。老人今日特意换了件半新的靛蓝短褂,枯瘦的手捧着一碗新酿的米酒,酒液在碗中微微晃动,映出他布满皱纹的脸。他颤巍巍地走到主梁前,那根粗壮的榆木梁上缠着褪色的红布,布上用水泥画着奇怪的符文——是陈大昨夜偷偷刻的陇西军镇宅咒,笔画转折处还掺了铁矿砂,在晨光中泛着暗红的光泽。

程岩接过酒碗,指尖触到碗沿时感受到老人指甲缝里残留的泥土。他将清冽的酒液缓缓洒在水泥门框上,酒香混合着水泥特有的矿物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一滴酒液顺着门框滑落,恰好滴在门槛处那个小小的手印上——那是昨日程宁偷偷按下的,此刻正泛着莹润的水光。

“安宅喽——“

王二突然扯着嗓子长喝一声,三个徒弟同时点燃了挂在屋檐下的鞭炮。震耳欲聋的炸响中,陈大第一个跨过门槛。瘸腿汉子今日换了件干净的短褐,残缺的右腿裤管整齐地挽起,露出用水泥抹平的断口。他的枣木棍在水泥地面上敲出清脆的“哒哒“声,独眼在昏暗的室内亮得惊人。

“侯爷您瞧!“王二狗突然惊呼。这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正用手掌摩挲着水泥墙面,粗糙的指腹感受着那不可思议的平滑,“连道缝都没有!“他的小女儿——那个羊角辫女童已经赤着脚在屋里跑了好几圈,冻疮未愈的小脚丫在冰凉的地面上留下一串湿漉漉的脚印。

程宁从人群中挤进来,发间的银铃叮当作响。小姑娘手里捧着个陶罐,里面装着从老宅灶台取来的火种。“新灶第一把火!“她踮脚将火种倒入新砌的灶膛,跃动的火光照亮了水泥墙面,那些掺了云母的颗粒顿时泛出细碎的金光,宛如星河倾泻。

屋外突然传来孩童的惊呼。只见羊角辫女童正赤脚在新铺的水泥路上奔跑,她的小脚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前一天的脚印里。路面上那些脚印正在晨光中慢慢凝固,边缘泛起细微的白霜——这是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钙结晶。

“侯爷!侯爷!“

刘三的叫喊由远及近。这庄户跑得满头大汗,粗布衣的袖口被树枝刮开道口子,露出里面结实的臂膀。“长安来了个穿紫袍的大官!“他上气不接下气地指着庄子入口,“带着将作监的马车!“

程岩整了整衣冠,袖口的水泥灰簌簌落下。他望向庄子入口的土路,晨雾中一队人马正缓缓行来。为首者身着紫袍,腰间金鱼袋在朝阳下闪闪发光。更引人注目的是队伍中那辆马车——黑漆车辕上赫然刻着将作监的飞凤徽记,车帘用的是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才能用的青绸。

“来得正好。“

青绸车帘掀开的刹那,程岩看清了车内鎏金香炉上盘旋的烟迹——是上好的海南沉水香。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搭在窗棂上,拇指戴着和田玉扳指,在晨光中泛着羊脂般的光泽。

“蓝田县男,好大的手笔。“

车中人未露面,声音却先飘了出来。这嗓音带着长安官话特有的圆润,却又掺着几分将作监匠人惯有的金铁之音。程岩注意到拉车的四匹青骢马突然不安地踏着蹄子。

紫袍官员弯腰下车时,腰间金鱼袋“叮当“作响。程岩瞳孔微缩——那鱼袋上竟用金线绣着凤阁纹,是正五品上将作少监的标识。更令人心惊的是随行小吏捧着的檀木匣,匣盖缝隙间隐约可见朱砂写就的“御用“二字。

“本官旬日前在骊山望气。“少监掸了掸紫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犀利的目光扫过水泥新房,“见东南有青烟直冲斗牛,还当是蓝田山着了火。“他忽然俯身,玉扳指在新砌的墙面上轻轻一刮,指腹沾了些许灰粉,“不料是程县男在此...炼石补天?“

随行书吏立刻捧上绢本,墨迹未干的《异闻录》上赫然写着:“贞观七年春,蓝田现五色石,火烧三日不化...“程岩心头一跳,这分明是将作监记录祥瑞的制式文书。

少监突然从袖中抖出卷轴,“哗啦“一声在众人面前展开——竟是程岩那日遗失的《农书》残页。被朱笔圈出的水泥配方旁,多了行蝇头小楷:“其坚胜铁,其色类银,遇水则凝如胶漆“。

“程县男可知...“玉扳指轻轻叩打图纸,“将作监去年修大明宫凌烟阁,光三合土就用去六千七百斛?“少监的声音忽然压低,“若换成你这'水泥'...“

一阵马蹄声打断话头。程岩转头看见陈大正策马奔来,瘸腿汉子残缺的右腿用皮带牢牢绑在马鞍上,枣木棍横在身前如持长枪。马鞍旁挂着个鼓鼓囊囊的皮囊,隐约露出灰白色的水泥块。

“侯爷!“陈大勒马急停,独眼警惕地盯着紫袍官员,“王二在窑场抓了个...“他忽然噤声,却是看见少监身后的侍卫掀开了马车暗格——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块水泥砖,每块上都盖着将作监的火漆印。

“本月初九。“少监的玉扳指划过水泥砖上的日期戳记,“万年县呈报有商队贩运'妖石'。“他忽然轻笑,“那商贾说是从蓝田...“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程宁的惊呼。

小姑娘抱着个陶罐跑来,罐里刚取出的水泥浆还在微微晃动。她发间的银铃叮当乱响,杏色裙裾沾满了新鲜的水泥灰。少监的目光突然凝固——程宁腕间戴着的,正是用水泥捏就的手镯,里面还嵌着几粒闪闪发光的云母。

“程县男听旨。“

少监突然正色,从怀中请出黄绢。程岩跪地时瞥见绢帛边缘的龙纹——这竟是道密旨。更令人心惊的是旨文中那句:“朕闻蓝田有异人制奇材,着将作监即日验看...“

少监收起密旨时,玉扳指在“水泥“二字上重重一顿,“圣人在两仪殿等你的'五色石'。“他忽然指向庄子西头,那里不知何时来了队工匠,正围着蛋形窑丈量尺寸,“将作监的窑师,借你两天。“

陈大的枣木棍“咚“地杵在地上。程岩这才发现,少监随行的侍卫中,有个满脸煤灰的老者——正是长安窑作大匠,去岁在将作监见过面的。老者偷偷比了个手势,拇指与食指间的距离,正是改良窑膛的关键尺寸。

少监已转身登车,紫袍下摆扫过水泥路面,发出“沙沙“的声响。青骢马再次不安地踏蹄时,程岩突然发现——马蹄铁上沾着的水泥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固。将作监的队伍远去后,庄户们才敢围上来,王二狗怀里的羊角辫女童,正用小手好奇地摸着路面上的马蹄印。

“备马。“程岩解下玉佩递给陈大,“去长安前,得先教会王二烧新配方的水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