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我的饭馆通北宋 > 254 宫中来客

254 宫中来客(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连过嘉肃、东华两重宫门,出得宫来。

宫门厚重,一墙之隔,内外竟如两个世界。

但见东华门外,车马往来不息,行人摩肩接踵。夹道商户鳞次栉比,各色酒旗布招在风中猎猎招展。伙计高声吆喝揽客,挑夫小贩沿街叫卖,声浪此起彼伏。

端的是一派盛世繁华景象,与宫中的清冷肃穆对比鲜明。

立时有伶俐的轿夫抬着小轿趋前,叉手恭问:“中使欲往何处?东京内外,大街小巷,小的烂熟于胸。”

“去朱雀门外,麦秸巷中,寻一食肆,名唤吴记川饭。”

“省得!中使请上轿!”

轿夫熟练地压低轿杆,掀起轿帘。

李宪坐入轿中,不时挑帘观览东京城里的市井百态。

他经常出宫办差,于城中主要的街道尚算熟悉。

轿夫此番未行御街,而是走马行街,穿小甜水巷,过相国寺桥,出了保康门,转而向西,拐进一条僻静窄巷。

想必这便是麦秸巷了。

李宪首次踏足此巷,挑帘望去,只见巷窄且陋,路面坑洼不平,两侧皆是低矮土墙或老旧木屋,本就不甚宽敞的巷道被胡乱悬挂的晾衣绳侵占,更显逼仄破败。

他不免大失所望,心下越发疑惑:如此寻常的民居小巷,开在此间的食肆能有多大作为?何以竟得张供奉青睐,特命他亲来探看?

他忍不住出声问轿夫:“你二人既言东京内外无有不晓,想必对这吴记川饭,亦有所了解?”

轿夫如实作答:“小的只知麦秸巷方位,平日鲜少来此。这吴记川饭应是新开张不久的小店,此前未曾听闻。”

竟是家无名小店……

李宪心中的困惑更甚。

“中使,到了。”

轿子稳稳落在吴记川饭门前。

李宪下轿一看,果然是陋巷小店,这样的食肆放眼整个东京,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何足道哉!

亏他特意走这一遭,结果就这……

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但来都来了,事情总归要办妥。

他正欲取钱给付轿资,无意间扫过店门上方悬挂的匾额,霎时愣住。

“?!!”

他几乎怀疑自己眼花,定睛细瞧,那匾额落款之处,赫然题着三个筋骨遒劲的大字:欧阳修。

李宪心头剧震!

他因通晓文辞笔札,曾在翰林御书院当过差,欧阳学士的笔风他岂会认错?此匾额虽只寥寥四字,但观其行文气韵,确系醉翁亲笔无疑。

他瞬间意识到:这位吴掌柜的来头恐怕不小!

一念及此,立时敛去脸上的失望之色,他迅速付清轿钱,稍整衣冠,上前轻叩紧闭的店门。

“吱呀”一声轻响,门开一线。

“小店尚未开市,望客官午时……”

李二郎拉开门,套话脱口而出,话未说完便戛然而止,目光已落到来者身上,看面容不过十四五岁,着圆领长袍,幞头皂靴,观其服色形制,显是宫里人。

宫里的内侍等闲不会出宫,起码不会为一口吃食而出宫,定是身兼要务。

忙改口道:“中使可是来寻吴掌柜?”

李宪微微颔首:“正是。”

李二郎立刻开门迎客:“中使请进。”

待对方落座后,又道一声“稍候”,转身回后厨通传。

踏入店门的刹那,李宪的脚步便是一顿,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

好香啊!

一股醇厚的咸鲜荤香直往鼻子里钻,勾得他舌底津如泉涌,腹中馋虫蠢动。

他使劲吸动鼻翼,恨不得将弥漫此间的香气尽数吸入肚皮。

他甚至觉得,较之御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此间的香气似乎更加诱人!

原来如此……

李宪突然有所领悟。

莫看这只是一家陋巷小店,可这位吴掌柜不仅背景深厚,更兼厨艺不俗,无怪能入张供奉法眼……

厨房里,李二郎将宫中来客之事告知吴掌柜。

谢清欢和何双双师徒皆是一怔,随即相顾大喜。

宫里的内侍光顾市井食肆,自然不是来用饭的,多半是替官家打包吃食。

只是……

官家即便要品尝民间的美食,也该从皇宫周边的食肆里采买才是,何以会来如此偏远的外城小巷?

这一来一回,少说一个时辰,等内侍把菜带回去,怕是胃口都没了。

莫非……师父(吴掌柜)的名头已经传到官家耳朵里了么?

三个厨娘疑惑不解,吴铭却心知肚明,对方定是为赐酺而来。

因八字还没一撇,这事他不曾告诉旁人。

看来富相公还是靠谱的,前脚改元,后脚便有内侍登门,想也知道是得了指示。

他嘱咐三人接着备菜备料,洗干净手,随二郎走向店堂。

——

p:非是拖更,俺也想赶紧写出来睡觉,没奈何,这章光是资料就查了六七个小时,好气啊,又熬到这么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