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皇明 > 第266章 坤宁职责,楚王入京

第266章 坤宁职责,楚王入京(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66章 坤宁职责,楚王入京

天启元年,五月初十。

夏日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紫禁城西苑的内教场上,将青砖地晒得微微发烫。

场中,朱由校一身玄色紧身武服,腰束玉带,褪去了龙袍的繁复沉重,更显身形挺拔。

他左手持弓,右手搭箭,臂膀肌肉微微贲张,目光紧盯着百步外的靶心。

“嗖!嗖!嗖!”

破空声接连响起,箭矢带着劲风掠过,稳稳扎在靶上。

虽未个个正中红心,却都落在靶圈之内,离靶心不过寸许,竟无一支脱靶。

身后的侍卫与太监们屏息凝神,见最后一箭稳稳落定,才敢低低赞一声。

“陛下好箭法!”

朱由校放下长弓,活动了一下酸胀的肩臂,额角已沁出薄汗。

这些日子朝政稍缓时,他便会来这内教场习武,拉弓、劈剑、扎马,日日不辍,倒也练出了些粗浅的功夫。

只是这功夫,用来强身健体尚可。

挽弓能开三石,劈剑能断木柴,比起文弱的书生自然强出许多。

可若真要论上阵杀敌,这点本事便如孩童玩闹,连披甲冲锋的力气都未必够。

他望着靶上错落的箭矢,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

身为天子,守土卫疆终究要靠麾下将士,自己这一身“本事”,不过是让龙体康健些,能多撑几个通宵批阅奏章罢了。

“陛下,擦擦汗。”

御马监太监方正化轻步上前,双手捧着一方雪白的锦帕,躬身递到朱由校面前。

他眼神恭敬,余光却悄悄打量着皇帝。

少年天子玄色武服被汗浸得微透,鬓角沾着几缕湿发,往日里批阅奏章时的沉静,此刻被一身利落的英气取代。

朱由校接过锦帕,随意在额角、脖颈间擦了擦,汗珠滚落的地方带着清爽的凉意,他长舒一口气,笑道:“痛快!这几箭射下来,倒比在乾清宫坐半日舒坦。”

说着,他将锦帕递回给方正化,目光转向对方,语气渐渐沉了些。

“御马监的人,近来训练可还用心”

这话问得轻,却带着不容轻忽的分量。

御马监所辖的兵卒,皆是护卫宫禁的精锐,寻常宿卫之外,更有掌司苑马、随驾扈从之责,堪称皇帝的“贴身屏障”。

这些人若敢疏于战阵,真遇着变故,如何能护得他周全

方正化心头一凛,忙躬身回话:“陛下放心,奴才每日都去校场督查。御马监的勇士营、四卫营,日日卯时便披甲演武,弓马、刀枪、火器操练从不间断,不敢有半分懈怠。”

朱由校听着,缓缓点了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方才握弓留下的薄茧。

“如此便好。”

他顿了顿,抬眼望向远处的演武台。

“改日得闲了,你把他们拉到这内教场来,朕亲自检校一番。”

话音里听不出喜怒,却让方正化不敢怠慢。

皇帝要亲自看操,便是对御马监最大的考验,半点差错都出不得。

他忙躬身应道:“奴婢遵旨,这便去安排。”

活动开筋骨,一身燥意渐散。

朱由校便转身摆驾乾清宫。

眼下国事繁杂,片刻也耽搁不得,一日的政务处理,便要从这里开始。

很快,皇帝帝辇便至乾清宫,朱由校在宫人簇拥下,走入东暖阁。

东暖阁内静悄悄的,只闻得见书页翻动的轻响与偶尔的低语。

军机处的卢象升与倪元潞早已候在案旁,两人皆是神情肃然,手边摊着几份标了急字的军报,见朱由校进来,忙起身行礼。

有这两位得力干将参谋军机,分析利弊,倒是为他省去了不少甄别筛选的功夫,能更专注地批阅那些堆积如山的奏疏。

朱由校在龙椅上坐定,拿起朱笔,刚在一份关于辽东粮草调度的奏疏上圈点了几笔,司礼监掌印太监魏朝便轻手轻脚地走上前来,躬身低声道:“启奏陛下,王体乾与骆思恭办完事回来了,正在殿外候着。”

朱由校笔尖微顿,眼底掠过一丝了然。

他们二人去办的,自然是敲打龙虎山天师张显庸的差事。

他嘴角勾起一抹淡不可察的笑意,放下朱笔,说道:“让他们进来。”

“遵命。”

魏朝应声退下,不多时,王体乾与骆思恭便一前一后踏入东暖阁。

此时正是夏天,日头毒辣得很,两人想必是一路急赶而来,此刻皆是汗流浃背。

王体乾的蟒袍湿了大半,紧紧贴在身上,额前的头发黏在脑门上,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骆思恭的飞鱼服亦是如此,胸口、后背都洇出深色的水痕,连带着腰间的玉带都像是沾了潮气。

好在这东暖阁四面都摆着冰鉴,大块的寒冰在铜盆里缓缓消融,丝丝凉意顺着镂空的雕扩散开来,倒像是个简易的空调房,驱散了不少暑气,让两人不至于在御前被酷热蒸得失了体面。

“奴婢王体乾(臣骆思恭)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人齐齐跪倒在地,声音里还带着些许赶路后的喘息。

“事情办得如何了”皇帝缓缓发问。

王体乾连忙膝行半步,又缓缓起身,老脸上堆起褶子般的笑,弓着身子回话:

“托陛下洪福,那张显庸倒是个识趣的。听闻要拿他儿子问罪,当即松了口,愿出四十万两白银,还说要动用龙虎山在江南的人脉,为朝廷筹措粮草、战船和战马,奴才瞧着,他是真怕了。”

“哦”

朱由校眉梢微扬,嘴角的笑意真切了几分。

“这张显庸,平日里沉迷炼丹画符,倒也算个明白人。知道什么时候该低头。”

王体乾见皇帝气色缓和,又试探着问:“如今他正候在宫外,想亲自向陛下谢恩,陛下可要见上一见”

朱由校却缓缓摇了头,目光落回案上的军报,语气淡了些:“不必急着见。”

“等他把银子、战马、战船都凑齐了,办得妥帖了,再来见朕不迟。”

他是天子,是天下之主,岂容旁人随随便便就见到

想见他,总得拿出足够的诚意。

何况这张显庸先前抗旨不入京,这个事他可还记着呢!

王体乾心里一凛,忙躬身应道:“奴婢明白,这就去回话,让他好生办差。”

“另外.”

朱由校话锋一转,从案头堆迭的奏疏中抽出一份,封皮上印着楚王府的朱红印记。

“这是福王从楚地发来的急报,说楚王不日便要入京。你们俩得提前打点,把招待的差事办妥当。”

“楚王要进京”

王体乾与骆思恭皆是一愣,下意识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诧异。

宗王就藩,若无圣旨特许,历来不得擅离封地,这楚王突然要进京,显然不是寻常事。

两人心头一转,瞬间明白了七八分。

定然是陛下抓住了楚王的什么把柄,才会有这趟“奉旨入京”。

看来敲打龙虎山之后,他们又要去给这位藩王“上上课”了。

王体乾心里暗自苦笑:这西厂提督加锦衣卫指挥使,怎么瞧着越来越像街头收保护费的

今日敲张家,明日诈楚王,倒成了陛下手里的“黑差事”班子。

紫禁城是黑社会老巢吗

念头虽转,但这老太监面上却不敢有半分流露。

“奴婢(臣)遵命!定当妥善安排,绝不敢出半分差错!”

不管是敲打天师还是“招待”藩王,陛下的旨意便是天,他们只管拎着刀去办便是。

朱由校点了点头,挥了挥手,目光已重新落回案上的奏章:“下去吧。”

“是,奴婢(臣)告退!”

看着王体乾与骆思恭的身影消失在暖阁外,朱由校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着,眸中光影流转。

从张显庸那里榨出的四十万两现银,再加上那些战船、战马与粮草,折算下来已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够应付辽东前线的将士赏赐与阵亡抚恤了。

这口“血”吸得及时,总算能让边关的军需缓口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