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皇明 > 第266章 坤宁职责,楚王入京

第266章 坤宁职责,楚王入京(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目光转向那份楚王府的奏疏,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接下来,就该轮到这位楚王了。

身为大明藩王,食朝廷俸禄,占藩地膏腴,如今国家危难,岂能缩在封地当看客

不多掏些钱财出来,怎对得起身上的龙子龙孙身份

思绪间,朱笔在奏疏上不停游走,批注、圈点、发令,直到窗外的天色渐渐沉了下去,殿内的宫灯被一一点亮,朱由校才放下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抬眼望见卢象升与倪元潞仍垂手立在案旁,两人眼下都泛着青黑,却依旧挺直着脊背,目光灼灼地盯着案上的公文,显然还在琢磨方才的军务调度。

“你们也累了一日,回去歇息吧。”朱由校摆了摆手,语气里难得带了些缓和。

两人闻言,连忙躬身行礼,动作一丝不苟:“谢陛下体恤!”

他们脸上非但没有半分疲惫,反而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振奋。

能在御前参与机要,亲手擘画军国大事,对这两位一心报国的臣子而言,是何等的荣宠

纵是日夜不休,也甘之如饴。

此刻的他们,活脱脱像两匹上了发条的“核动力牛马”,只盼着能再多分担些陛下的辛劳。

“臣等告退!”

两人再次躬身,缓缓退出暖阁,脚步轻快得像是踩在云端。

朱由校含笑看着两人的背影。

有这般肯拼命的臣子,这大明的江山,或许还能再撑一撑。

卢象升与倪元潞的脚步声刚消失在回廊尽头,朱由校便放下手中朱笔,对侍立一旁的魏朝道:“摆驾坤宁宫,朕与皇后一道用晚膳。”

帝后新婚不过数日,正是浓情蜜意之时。

这些日子朱由校几乎日日宿在坤宁宫,同吃同住,那份亲昵热络,竟与寻常人家的新婚夫妇一般无二。

“奴婢遵命!”

“摆驾坤宁宫!”

銮驾行得极快,不多时便到了坤宁宫门前。

宫人们早已远远跪迎,而皇后张嫣已立在阶下等候,一身正红凤袍衬得她面若桃,见銮驾停下,连忙敛衽行礼,声音温婉如莺啼:“臣妾恭迎陛下。”

朱由校大步上前,一把扶住她的手腕,顺势将人拉起。

望着眼前这张清丽绝俗的脸庞,他眼中满是笑意,语气带着几分戏谑:“皇后久等了。朕这会子饿得紧,赶紧用了晚膳,还有正事要办——今夜朕多教你几个新姿势,保准让你……”

话未说完,张嫣已是小脸绯红,耳根子都染上了胭脂般的色泽。

她轻轻挣了挣被握住的手,垂着眼帘低声道:“陛下……还是先入内用膳吧,菜要凉了。”

说着,她微微侧过身,引着朱由校往殿内走去,宽大的袍袖下,指尖却悄悄蜷起,带着几分少女的羞怯。

朱由校见她这副模样,低笑一声,也不再逗弄,任由她挽着自己的衣袖,踏入了暖意融融的寝殿。

帝后分坐于紫檀木膳桌两侧,宫人们鱼贯而入,将一道道精致菜肴端上桌来。

水晶帘后的银烛映着满桌珍馐:琥珀色的糟熘鱼片卧在白瓷盘里,翠绿的时蔬衬着油亮的烤乳鸽,还有燕窝羹冒着袅袅热气,连盛放的器皿都是描金绘彩的官窑瓷器,一眼望去,色香味俱全,尽显皇家规制的讲究。

朱由校在宫女的伺候下用了半碗碧梗粥,又尝了块松仁枣泥糕,见皇后张嫣只是小口抿着汤,便抬手示意宫人退下,殿内只留了两个贴身伺候的宫女。

“这做了皇后,后宫里的事,可有遇上什么棘手的”他放下玉筷,语气随意得像寻常夫妻闲话。

张嫣握着汤匙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朱由校,先是轻轻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声音温婉却透着坚定:

“些许琐碎摩擦总是有的,但臣妾既担着皇后的名分,这些内务理当处置妥当,不敢让陛下为后宫之事分心。”

她这话并非虚言。

自执掌六宫印信以来,张嫣早已悄悄动了手脚:

先是借着核查宫规的由头,将尚宫局、宫正司这些要害部门的旧人逐步替换,安插了自己在宫里信得过的老人。

接着又重新修订了《内宫则例》,把“禁止内外私传消息”、“严查巫蛊魇镇”等条规加粗重订,借着处置了两个私藏符咒的小太监,杀鸡儆猴,震慑了那些想浑水摸鱼的人。

如今六局一司的掌事女官,多是她亲自挑的干练之人,尤其是尚宫局掌印与宫正司司正,更是心腹得力之辈。

尚宫局与宫正司,一个管着内宫印信往来,一个握着刑罚纠察之权,两处牢牢抓在手里,后宫的风吹草动,便再瞒不过她的眼睛。

朱由校看着她眼底的从容,心里便有了数。

他夹了块水晶肘子放在张嫣碗里,笑道:“你有分寸便好。只是若真遇着难办的,不必硬撑着,告诉朕便是。”

张嫣脸颊微红,轻声应道:“谢陛下体恤。”

治理后宫当然不是一路顺遂。

就说前几日命尚功局清点内库历年积攒的赏赐与珍宝,便遇上了不少明里暗里的阻力。

那些管库的老太监们深谙其中门道,不是推说账册年久霉烂,便是称钥匙遗失,百般推诿,显然是怕清点时露出贪墨的马脚。

最后还是张嫣暗中请朱由校示下,借了锦衣卫与东西厂的番子介入,以核查宫禁为名,才压下了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将内库的清查一步步推进下去。

这些事,朱由校自然都看在眼里。

他知道,自己娶的这位皇后,绝非只会描眉画黛的娇弱女子,而是个有手段、有魄力的贤内助。

有她在后宫坐镇,自己确实能省下不少心力,专心应对朝中的军政要务。

“这个月的朔望之日,你可特旨召见辽东功臣的家眷,好好赏赐一番,也让她们感受些皇恩。”

朱由校放下玉筷,语气带着几分考量。

“至于其他勋贵命妇,她们的动向与近况,你也得多留心些。”

他这话大有深意。

每月初一、十五在坤宁宫接受外命妇朝贺,本是皇后的常例。

对重臣之妻多赐珍宝宫,既是体恤功臣,也是借皇后的恩宠向朝臣传递信号,间接巩固皇权。

遇着那些不安分的,或是私下结交后宫、或是仗着夫家权势干涉政务的命妇,便可借着宫规当众申饬,甚至削减她们入宫的资格,敲打其背后的势力。

更不必说,女人们相聚,闲聊间便能从“近来尊夫公务繁忙”、“听闻府上添了新丁”这类家常话里,探得不少朝臣的近况与动向。

往后有了皇子,或是宗室需要联姻,借着这些命妇的往来,也能更精准地物色合适的姻亲,将皇室的影响力渗透到各个勋贵家族中去。

“臣妾明白。”

张嫣垂眸应道,指尖轻轻绞着帕子,眼底却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关于召见命妇的章程,她早已让女官拟好了详单,连赏赐的宫样式都挑拣妥当了。

皇帝以权术掌控朝堂上的男人,那她这个皇后,便以恩威笼络内宅里的女人,这是夫妻二人无形中的默契。

“你办事,朕自然放心。”

朱由校伸手,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脸颊,语气带着几分宠溺。

“若是遇着有不长眼的家伙,就似上次清查内库那般的,你想要借用厂卫,跟朕说一声便是了,至于有其他拿不准的事情,大可让朕给你参谋参谋。”

张嫣闻言,心头一暖,抬眼看向皇帝,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说道:“多谢陛下体恤……只是眼下,臣妾倒真有件小事,想请陛下分忧。”

“哦”

朱由校挑眉,索性将玉筷搁在描金食盒边,身子微微前倾,饶有兴致地问道:“什么事竟能难住你”

张嫣脸颊微红,声音压得更低了些:“陛下这几日总宿在坤宁宫,与臣妾一同入宫的两位妹妹……怕是要被冷落了。若长此以往,外头难免要传出些闲话,说臣妾善妒,容不得旁人……”

“哈哈哈!”

朱由校闻言朗声大笑,笑声在殿内回荡,带着几分戏谑。

“朕的皇后贤良淑德,谁敢嚼这种舌根朕拔了他的舌头!”

说罢,他不等张嫣再说什么,起身一把将她拦腰抱起。

张嫣惊呼一声,下意识地搂住他的脖颈,鬓边的珠随着动作轻轻颤动。

朱由校低头看着怀中人泛红的耳垂,语气暧昧:“看来这几日对你的‘调教’还不够,竟学会操心这些有的没的了。今夜朕非得好好‘教训教训’你不可!”

他抱着张嫣,缓步朝殿中的内间走去。

殿外伺候的宫女太监们见状,连忙手脚麻利地收拾起桌上的残羹冷炙,一个个敛声屏气地退了出去,将整个坤宁宫的静谧都留给了帝后二人。

不多时,暖阁深处便隐隐传来女子的轻吟与男子的低笑。

窗外的月光悄悄爬上窗棂,映着窗纸上交缠的身影。

今夜的坤宁宫,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

ps:

五千六大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