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水土不服的返乡者,水土不服的无人机(2 / 2)
"标准障碍物模型
"。
还有,这羊在那里打着盹,这是要准备走还是准备睡,也不符合格栅栏系统里关于预判障碍物的行动轨迹的算法。
回到新疆之后,他和他的无人机的“胃”也不太行。
原本,在实验室,无人机充一次电能飞半小时。
然而,在新疆,它的胃部(电量续航)怎么就那么反常呢?
电池在零下十几度,就直接奄得跟葡萄干似得。
续航?哪里还有什么续航。
干脆罢工了。
稍微飞高点,电机就
"喘
"得。
明明还是全新出厂,活的跟个服役多年的老式拖拉机似得,耗电量翻倍。
当然,胡梭自己的胃也不习惯。
他在外面吃得清淡,一回到新疆,便面临着皮带面、烤包子的轮番轰炸。
第三天,他就得一边捂着肚子,一边调控无人机的“消化系统了”。
奈何这里的赤脚医生知道他水土不服,哪里有人知道他的无人机也水土不服了。
听着这些,杨小军一脸的懵逼,他打小就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
“那你和它是怎么调整过来的?”
“足足三个月!”胡梭竖着三根手指。
足足三个月的磨合,他和他的无人机才学会了入乡随俗。
电路板要防尘,电池要保暖,定位要重新认路。
“哦——”听到这里,杨小军拉出一声悠长的叹息,最后不是环境打败了科技,而是共同长出了适应这片土地的智慧——就像坎儿井的水,看着温顺,实则穿石。
说着,他也联想起自己刚刚开着摩托车征服这块土地的场景。
说着,这哥们也悠长地叹了一口气:“胡哥啊,你这些话都说到了我的心里去了。”于是杨小军拍着他那摩托车车座子:“你别以为就你那无人机跟你闹脾气,你是没见我这宝贝刚来时的德行!”
胡梭挑着眉头:“哟,你这摩托车还能水土不服?”
杨小军说:“这宝贝一开始娇贵的很,喂进去的90汽油,死活不干,干脆还熄火了。”
“后来呢?”胡梭一脸懵逼。
“后来还不是一样被咱兵团拖拉机的柴油给征服了。”话一说完,两哥们就哈哈大笑。
“那现在,胡哥,你那无人机完全适应当地的环境了吗?”杨小军话锋一转。
说到这里,胡梭顿了一下,心想,我还是觉得它缺少了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