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种子锦囊(2 / 2)
鸣沙山上告别了王主任和林记者后,兵团的许叔开着吉普车来接他们了。
车内气氛,有点紧绷。
许叔问了句:“胡梭,今天你爸爸,带你移苗,过来体验一把咱兵团的重要日子,感觉如何。”
“还行。”
胡梭还惦记着如何说服父亲关于“飞播种子锦囊”的事。
“爸,您想想看!”胡梭的声音带着沙漠特有的灼热,侧身看着父亲,比划着,“咱公司新疆的无人机编队,一次起飞,一天下来,能覆盖几十亩荒地。就沿着咱兵团农场防沙草坪的最外围飞一遭,哪怕是那些根本走不上去的陡峭沙梁,都能撒下成千上万个‘种子锦囊’!只要有一定的成活率,几年功夫下来,那就是一道活的绿色长城!”
此时,许叔握着方向盘听着胡梭的建议:“哎,小子,不错,这兵团纪念日没白过!”
老胡的眉头则拧成一个扁豆结,看着前面起伏的沙丘,轻轻叹了一口气:“梭儿,想法是好想法。”
下一句,直接如一盆冷水,扣在胡梭的热情上:“你的无人机飞一遭,容易;可是,种子落在地上,是死是活,才是真章!”
此时,开车的许叔似乎对这个想法也有所保留,委婉的说:“侄子,你爸说得也有道理!有些事情,它在实验室里,行。然而,实际上,操作起来,特别困难。”
说着,他瞥了一眼外面的热浪,似乎将天际线给扭曲了:“你的无人机将种子锦囊这么一扔,其实,无异于丢到老天爷的烤炉里,或者,直接给这沙漠里的老鼠加餐了。能活多少?一成?半成?还是全军覆没?”
说着,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咱兵团人种树,很讲究,要坑深、苗正、水足、人勤,一棵一棵苗好生伺候着,也不容易成活。你那无人机一飞,天女散花那样,这不是撒了把蒲公英种子吗?到时候,风将它们吹到石头缝里,吹到干沙堆上,它怎么生根?”
跟许叔的委婉相比,胡杨却直接多了,斩钉截铁地:“凡事,得讲究个效率吧。种下去活不了,就是没有效率。妥妥地浪费国家的钱!咱兵团人,治沙不是放烟花,图个热闹响亮!”
一番激烈地争论就在小小的车厢里碰撞。
胡梭叹了一口气,老一代兵团人的经验固然宝贵。
可也不能止步不前!
压制住,科技的可能性展望带来的新潮澎湃后,胡梭觉得,他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士的背书。
“我知道你们担心成活率。这样吧,等回去,我去找个真正懂荒漠飞播的专家问问。这样总行了吧。”
许叔似乎想起什么似的:“飞播?我闺女——新疆大学的——她说她们学校——”
话音未落!
一股撕裂空气的呼啸声丛车顶传来。
“啥玩意——”三人齐刷刷地望向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