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州衙(1 / 2)
车队终於在一片叮嘱声中启程。共计四驾马车,载著秦思齐、白瑜及其一名贴身侍女、秦思文、秦思武、秦山青、秦书恆、秦文阁等核心班底,以及五名秦思武精心挑选的、略通拳脚弓马的族中青壮担任护卫,一行连同车夫共十余人。
车厢里塞满了族人硬塞过来的各种家乡风物。腊肉、乾菜、新茶、布匹,甚至是几坛老家自酿的米酒,满满的都是化不开的乡情与牵掛。
更重要的是,隱藏在行李之中的,还有秦书恆通过昔日关係弄来的腰刀、弓箭等防身武器。边关之地,匪患、溃兵乃至小股韃靼骚扰都不得不防。
时值农历二月底,车队离开恩施,在县城与提前约好的一家信誉良好的鏢局队伍匯合后,便正式踏上了北上的官道。
一路行去,景色渐次变化。他们经荆州府,渡长江,入襄阳府,至此,仍是湖广地界,水网密布,城镇繁华。隨后继续北上,进入河南布政使司地界,过南阳府,经汝州,抵河南府,中原大地,沃野千里,古道沧桑。
秦思齐大部分时间都坐在马车里,埋首於能够找到的关於绥德州、延安府乃至整个陕北地区的志书、档案抄本以及沿途购买的地图,眉头紧锁,试图在抵达前对那片土地的舆地、民情、赋税、军备乃至潜在的势力盘根错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纸张上枯燥的文字与数字,在他脑海中逐渐勾勒出一幅边陲重镇的模糊而严峻的图景。
白瑜则安静地坐在他对面,或捧著一卷诗书或杂记细读,姿態优雅。偶尔也会撩开车帘,静静地看著窗外流动的风景。从湖广的水乡之地,到中原的雄浑,神色始终平静如水,看不出太多离乡的愁绪,也没有对新环境的惶恐,这份定力,让秦思齐暗自讶异。
夜晚投宿驛馆或客栈时,秦思齐会与秦思文、秦书恆等人聚在一起,分析沿途所见所闻,討论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对策。
白瑜从不参与这些男人的討论,只是默默地与侍女一起,將他们的起居行李安排得井井有条,展现出良好的持家能力和分寸感。
过了河南府,西行进入陕西布政使司地界,经潼关这座天下雄关,才算真正进入了关中。
再北上,过西安府,景色开始明显变化。土地略显贫瘠,塬、梁、峁、沟壑的地貌初现端倪,风沙渐起,植被也不如南方茂密葱鬱。空气中瀰漫著一种乾燥的黄土气息。
在西安府稍作休整补给后,车队继续北上,经耀州、鄜州,道路愈发崎嶇难行。直至在延长县附近渡过黄河,才算进入了真正的陕北。
放眼望去,千沟万壑,黄土漫天,一片苍凉雄浑之感扑面而来。此时已是农历四月初,关中的暖意在此地被料峭的春风取代。
歷时一个多月,长途跋涉,人困马乏,车队终於抵达了此行的终点——绥德州。那座在志书中被描述为地瘠民贫,然位衝要,北疆锁钥的边城,已然在望。
歷经月余风尘,秦思齐一行终於望见了绥德州那饱经风霜的城墙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