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探路的高適(1 / 2)
第342章 探路的高適
“子美,不知是何要事”
“达夫,此事还是由太白与你说罢。”
杜甫望向李白的方向。
他算是半路加入,虽然跟隨著好友李白前往了一趟后世,但是如果换作他来讲解,肯定有很多细节无法面面俱到。
换作好友李白来讲述,更为妥当。
高適將目光转向李白。
“太白,不知你信件中所提到的那件天大的事情为何”
“达夫,是关於安禄山的事情。”
“嗯安禄山”
高適有些惊奇地看著李白。
安禄山现在可是河东、范阳和平卢三镇节度使,在大唐可以说位高权重。
他有些想不明白,为何好友李白会突然提及安禄山。
“不知是有关安禄山的什么事情”
“安禄山恐怕要造反了,我们想要將此事提前告知哥舒翰节度使。”
“什么!”
高適拍案而起,满脸的不可思议。
安禄山会造反
真的假的
“太白,你这消息不知道从何而来是否属实”
吃惊过后,高適便马不停蹄地確认消息的来源与真实性。
能让好友不远千里,从江陵赶到陇右,就足以说明了好友对於此事的重视程度。
但是,重视是远远不够的。
他要確定此事的真偽。
毕竟,这件事牵扯实在太大了。
安禄山可不是一般的节度使,毫不夸张的说,安禄山是如今大唐第一的节度使。
光是三镇的兵力,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河东5.5万人,范阳9.1万人,平卢3.8万人。
光是明面上的兵力,就有近二十万。
更不要说,如果安禄山想要造反的话,势必会隱藏兵力,二三十万都有可能。
而安禄山一旦造反,那无疑会是一场席捲整个大唐的动乱。
对大唐而言,那將会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所以,无论这个消息真假,他都应该要慎重对待,首先第一步,便是要询问清楚,他的好友李白从哪里获知了这个消息。
毕竟寄信的时候,李白身在江陵。
要知道,江陵距离安禄山老巢范阳的距离,不仅是比长安到范阳的距离远,甚至比鄯州到范阳的距离都要远。
而现在,不仅是长安没有获得消息,节度使那也没有获得消息,但是,远在江陵的好友却获知了消息。
以他对李白的了解,他的这位好友,並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只是,他的这位好友的消息,究竟是从何而来
感受到高適询问的目光,李白缓缓开口道。
“达夫,这件事应该准確无误,至於我如何得知—
虽然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是,有关安禄山造反一事,是我从后世获得。”
与李白料想的差不多。
在听到他是从后世得知这个消息后,高適脸上郑重的神情变得疑惑。
“等等,太白,你说什么,后世”
李白点了点头。
见到李白点头,高適罕见地不淡定了。
“太白,是我理解的那个后世吗就是天宝十二年之后的朝代。”
“是,准確地来说,是天宝十二年的一千三百年后。”
“太白,你是说,你前往了一趟天宝十二年的一千三百年后”
“是的。”
高適一时有些无法接受。
常人怎么可能前往一千三百年后呢
想到这,高適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杜甫身上。
“子美,这——””
出乎高適预料的是,杜甫也在此刻点了点头。
这下子,高適整个人凌乱了。
不过,凌乱片刻后,高適便恢復了往日的神態,开始思考接下来的发展。
但是,最终高適还是摇了摇头。
“太白,关於此事,恕我无能为力。
即使我相信此事,但是因为缺少有力的证据,就算我將这一切告知哥舒翰节度使,恐怕他也不会相信。
而且,如果没有决定性证据的话,即使我们知晓了安禄山想要造反,也没辙。
现在的安禄山在陛安禄山之间存在著间隙。
因而,缺少证据支持的哥舒翰节度使,即便去陛的私人纠纷,不予理踩。”
高適的分析有条有理,李白也是止不住地点头。
如果是一般情况,確实是无可奈何。
但是,他这可不是一般的情况。
“达夫,如果我说,我能带著你与哥舒翰节度使前往一趟后世,这算不算有力的证据”
高適猛地抬起头,看向李白。
“太白,你——你说什么,你——你能够带著我与哥舒翰节度使前往后世””
高適说话都有些结巴了,他没想到,他竟然也能够前往这所谓的后世。
如果能够前往后世,那確实可以算作决定性的证据。
望著略带激动的高適,李白微微頷首。
见到这一幕的高適有些迫不及待地询问道。
“那太白,不知我们该如何前往”
“只需要跟在我身后即可。”
“如此简单”
高適有些不敢相信,这么简单就可以前往后世。
“达夫,安心便是,我已经和太白去过后世一趟了。”
杜甫的宽慰之声传到了高適的耳中。
高適闻言,立刻行动了起来。
一灶香的时间后。
高適一个眨眼的功夫,就发现了眼前的场景骤变。
从熟悉的节度使府,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太白,这里是”
“达夫,这里便是后世,走吧,我们去不远处的那个食肆,去见一见食肆的店家。
你有任何问题,那位店家都会帮你解答的。”
农家乐中。
虞世南正手持喷壶,在给菜地浇水。
面对著如此新鲜的浇水方式,虞世南感觉到喷喷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