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归途(2 / 2)
姜瑜弯腰捡起木盒,指尖碰到碎片的瞬间,一股凉意顺着指缝爬上来,像沾了冰碴。她从袖中取出一张净化符,符纸刚贴上碎片,就燃起淡淡的金光,黑气“滋啦”一声散了,只留下一点焦糊味。“你若真心赎罪,就好好帮陈氏做事,别再惹事。”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姜珊的手腕上,“奶奶的镯子,你还留着吗?”
姜珊愣了一下,随即慌忙褪下镯子。那白玉镯边缘有些磨损,是她以前戴着手镯玩石子,不小心磕在台阶上弄的。她双手捧着镯子,掌心的温度把玉镯捂得微微发热:“我一直带在身上,知道这是姐姐的东西,现在还给你。”
姜瑜接过镯子,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缠枝纹。这镯子是奶奶临终前塞给她的,奶奶当时已经说不出话,只攥着她的手,把镯子往她腕上推。她想起奶奶的手,枯瘦却温暖,想起奶奶煮的粥,总比别人煮得更稠些。眼眶突然就热了,她赶紧眨了眨眼,把眼泪逼回去。
“好好做人,别再像以前一样了。”姜瑜把镯子戴在手腕上,玉的凉意顺着皮肤漫开,让她心里安定了不少。
姜珊重重点头,眼泪掉在地上,砸出小小的湿痕:“我会的,姐姐,谢谢你。”
官船缓缓驶离码头,姜承宗的咒骂声被风渐渐吹散,像一缕烟,飘远了就没了踪迹。柳氏站在船尾,扶着栏杆望着姜瑜,眼神里有悔恨,有不甘,还有一丝她自己都没察觉的愧疚——她终于明白,自己当初那些“小事”,在姜瑜心里,早已是跨不过的坎。
姜瑜摸着腕上的镯子,转身就看见褚玄胤。他站在不远处的柳树下,手里拿着件墨色披风,风把他的衣摆吹得轻轻晃动。“风大,披上吧。”他把披风递过来,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手,带着点暖意,“我们该准备了,午后就要去雁门关。”
“嗯。”姜瑜接过披风,裹在身上,布料上有淡淡的松木香,是褚玄胤常用的熏香。“姜家的事了结了,以后再也没有牵挂了。”
两人并肩往马车走,阳光透过柳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他们脚边,碎成一片一片的金。姜瑜想起在姜家的那些日子,想起阁楼的黑暗,想起冷掉的粥,想起奶奶的镯子——那些苦日子,像一场漫长的梦,醒了就过去了。而现在,身边有褚玄胤,有陈氏,有姜溯和姜滢,她终于有了真正的家人,有了真正想守护的人。
晨雾刚散,汴京街头的青石板还沾着潮气,踩上去有点滑。姜瑜牵着褚衍的手走过积善堂,目光一下子就被堂前的景象勾住了。
积善堂门口搭了个简易的木台,台上堆着一叠叠黄纸平安符,朱砂画的符文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姜溯穿着月白长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的手腕上还沾着点朱砂印。他正把平安符递给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声音比以前稳了不少:“老人家,这符您贴身带着,能保平安。”老妇人递来两个铜板,他双手接了,还不忘扶着老妇人的胳膊,看着她走下台阶才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