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送行(1 / 2)
“姐,你放心!”姜溯握紧手里的桃木剑,眼神格外认真,“我们一定看好积善堂,等你回来,给你看我们教百姓画的护符!”
姜滢也跟着点头,手里还攥着一张没发完的符纸:“姐,路上要照顾好自己,我给你装了些蜜饯,放在你包里了,路上饿了可以吃。”
姜瑜走出积善堂时,褚玄胤已站在门口的柳树下,手里拿着两件墨色披风。看到她出来,他快步上前,把披风递过来:“风大,披上吧。马车已经准备好了,行李也都装车了,随时可以出发。”
姜瑜接过披风,裹在身上,布料上有淡淡的松木香,是褚玄胤常用的熏香,让她心里安定了不少。她回头看了一眼积善堂——百姓们还在排队,姜溯和姜滢还在忙着分发符纸,工匠们的锤子声还在“砰砰”地响,阳光洒在“积善堂”的匾额上,把那五个字照得格外醒目:“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不仅是积善堂的宗旨,更是她一直以来的初心——用自己的玄术,守护汴京的百姓,守护这人间的烟火气。
“走吧。”姜瑜说,眼底满是坚定。
褚玄胤点头,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他的手心很暖,能驱散指尖的凉意。两人并肩朝着马车走去,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
马车驶离汴京时,姜瑜掀开窗帘,最后看了一眼积善堂。那座不大的屋子,此刻却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守护着汴京的万家灯火。她在心里默默想着:等我从雁门关回来,一定要把积善堂办得更好,让玄术真正造福每一个百姓,让汴京永远平安,再也没有邪祟侵扰。
她知道,雁门关的挑战很严峻,边境的邪祟也很凶险,但这一次,她不再是孤单一人——有褚玄胤在身边,有家人的支持,还有百姓的信任,这些都是她的底气。她有信心,能平定边境的邪祟,还天下一个太平;而积善堂,会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守着汴京,等她回来。
------
汴河码头的晨风裹着水汽,吹在脸上凉丝丝的,岸边的柳丝被风拂得轻晃,垂在水面上,漾出一圈圈细碎的涟漪。姜瑜坐在马车里,指尖捏着窗沿的木棱,能感觉到木料上细微的纹路——再过半个时辰,她就要和褚玄胤启程去雁门关了。黑色的车厢在晨光里泛着沉稳的光,车轮旁还沾着昨晚下的薄露,没完全干透。
“姜姐姐!等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