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姜维传(1 / 2)
姜维,字伯约。
天水郡冀县人。
姜维幼年丧父,与母亲一起生活,喜欢拜读郑玄的经学。
最开始姜维在天水郡任职上计掾,后来雍州州府将他招为从事。
姜维的父亲叫姜冏。
姜冏曾经官拜天水郡的功曹,碰上羌、戎叛乱,姜冏为了护卫天水郡,而战死沙场。
因此,姜维被赏赐封为中郎,参议天水郡的军事。
建兴六年(228年)。
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祁山,攻打魏国。
天水郡太守,马遵正带着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中郎姜维等人在各地巡查。
马遵得知蜀汉大军到来,各县都在响应蜀军,他怀疑姜维等人有异心。
于是连夜逃回至上邽县驻守。
等姜维等人发现太守马遵丢下他们逃跑了,想要追赶已经来不及了。
姜维等人回到上邽县的时候,城门关闭,不让他们入内。
于是姜维等人带着本部军马,退还治所冀县,而冀县也不准姜维等人入城。
姜维四人,不得已,只能前去投降于诸葛亮。
后来马谡兵败于街亭,诸葛亮掠夺了西县千户人家回到汉中。
这也导致了姜维跟母亲走失。
后来,诸葛亮任命姜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
而姜维在受到这样重赏的时候,年仅二十七。
同时,诸葛亮写信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二人,说道:
“姜伯约忠心勤奋,思虑精密,我考察了他的所有才能。”
“就算是李邵、马良二人也比不上姜维的才能。”
“姜维真的是雍、凉的上士啊!”
之后诸葛亮又给蒋琬写信说道:
“应该让姜维先统领虎步军的五六千人!”
“姜维很擅长军事,他既有胆义,又深知士兵的想法。”
“这个人还心存汉室,而且才能出众,等你让他统领虎步兵之后,应该让他进宫,觐见主上!”
后来姜维被任命为中监军、征西将军,跟在诸葛亮的身边,参与北伐。
建兴十二年(234年)。
诸葛亮病逝。
姜维奉命断后,原本诸葛亮的布置是魏延断后,姜维次之。
但是魏延因为跟杨仪争权,而先行撤离。
于是姜维便留在最后,为大军断后。
等姜维撤回汉中的时候,魏延已死,而杨仪并不反叛,于是姜维便跟随杨仪返回成都。
因为断后之功,姜维被封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领诸军,进封平襄侯。
延熙元年(238年)。
姜维跟随大将军蒋琬屯兵汉中。
延熙二年(239年)。
蒋琬任大司马,任用姜维为大司马府司马。
期间,蒋琬让姜维带领偏军数次西向攻打曹魏。
延熙六年(243年)。
姜维被蒋琬、费祎联名推荐,升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
延熙九年(246年)。
蒋琬病逝。
延熙十年(247年)。
姜维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执掌朝政。
这一年汶山郡的平康夷反叛,被姜维带兵讨平。
姜维在汶山郡的时候,前去看望廖立,并称赞廖立意气不减当年,言谈自若。
不久,胡王治无戴叛魏,准备投降蜀汉。
姜维出陇西、南安、金城界,跟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在陇西。
随后,成功的接应了胡王治无戴等诸多部落,将他们安置在蜀汉国内。
延熙十二年(249年)。
刘禅赐予姜维假节的权力,姜维率军出西平,未有战果,退还。
姜维觉得他熟悉西方的风俗,又觉得自己文武双全。
所以打算利诱羌、胡两处为他所用,这样便可以断绝陇西郡与魏国的联系,而他趁机占领陇西郡。
当时当姜维每次准备大举兴兵的时候,都被费祎所裁制,费祎给他的兵马不超过万人。
延熙十六年(253年)。
费祎遇刺身亡,姜维大权在握。
夏天,姜维开始了第六次北伐,但是却是他真正意义上当家做主的第一次北伐。
姜维带着数万人的兵马,出石营,经董亭,围攻魏国的南安。
魏国雍州刺史陈泰立马率军前来救援南安。
陈泰的兵马刚刚赶到洛门的时候,就得到姜维粮尽撤退的消息了。
因此两军并未爆发大规模的战斗。
延熙十七年(254年)。
刘禅让姜维都督内外的所有军事。
姜维又带兵从出成都出发,直奔陇西,开启第二次北伐。
守护狄道县的县令李简开城投降。
姜维随即进兵围困襄武县,与魏将徐质交锋。
姜维大胜,并斩杀了徐质,魏军败退。
接着,姜维乘胜追击,攻下多处县城。
将河关、狄道、临洮三县的百姓都掳掠到蜀汉。
延熙十八年(255年)。
春天,姜维回到成都。
夏天,他带着车骑将军夏侯霸等将,再次攻打陇西郡的狄道县,开启第三次北伐。
这次北伐,姜维与魏国雍州刺史王经,在洮西展开大战。
姜维大获全胜,王经手下的士卒,战死数万人。
兵败的王经只能退保狄道城,姜维随即展开围攻。
之后魏国征西将军陈泰,带兵前来救援。
姜维退兵回到钟题一带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