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姜维传(2 / 2)
延熙十九年(256年)。
春,姜维升任大将军。
随后姜维整顿兵马,开始了第四次北伐。
这次姜维跟镇西将军胡济两路出兵,约定好时间在上邽会合。
但是胡济违背了约定,逾期不来。
这也导致了姜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打败。
这一仗,姜维的大军被打的七零八落,死者甚多。
国内的百姓们,也都埋怨姜维,而前几次北伐到手的陇西郡也开始躁动不安宁。
姜维承认错误,并且将国内舆论引到自己身上。
上表请求贬低官位。
刘禅让他改任后将军,代理大将军行事。
延熙二十年(257年)。
曹魏的征东将军诸葛诞在淮南起兵反抗司马懿。
趁着曹魏将镇守关中的兵马调到淮南去平叛的时机,姜维发兵奔秦川而去,开启第五次北伐。
姜维带着一万多人的部队,出骆谷,直奔沈岭。
当时魏国长城的粮草很多,但是兵力不足,听说姜维前来攻打,众将赶到恐惧。
魏国大将军司马望据守不出。
邓艾也带兵到陇右,与司马望合兵在长城。
姜维进军芒水,依山安营,并且数次前去挑战。
司马望、邓艾只是坚守不出。
双方一直对峙到第二年。
也就是景耀元年(258年)。
姜维听说诸葛诞被打败了,于是撤兵回到成都。
刘禅让姜维恢复大将军的官职。
当初刘备为汉中王的时候,留下魏延镇守汉中。
魏延在各个关口都布置重兵以抵御外敌,若是敌人来犯,可以轻易阻挡。
后来兴势之战,王平阻挡曹爽,就是沿用了这个办法。
现在姜维觉得,这个办法虽然符合《周易》“重门”的意思,可以抵御敌人,但是却无法扩大战果。
不如将敌军放入阳平关,诸将都退兵到汉、乐二城,让敌军不能进入平原,派遣猛将拒守即可。
有事的时候,派出一军打游击战,专门前去骚扰。
这样敌军攻打汉中不下,荒野地带没有谷物,就会千里运量,自热疲乏。
等敌军退兵的时候,诸守城的将领与打游击的偏军,一起反攻,这样就能尽数歼灭来犯的敌军。
因此姜维放弃了阳平关,将阳平关一带坚壁清野。
让汉中都督胡济守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成为犄角之势。
又在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几地,依据险要,设下营寨。
景耀五年(262年)。
姜维第六次北伐。
这次他率军出汉城、侯和,但是被邓艾所打败。
姜维退兵之后在沓中屯田。
之前宦官黄皓弄权,准备废掉姜维,培养依附他的右大将军阎宇。
姜维也对此疑虑,上表让刘禅斩杀黄皓,同时他也怕遇害,不敢返回成都。
刘禅认为黄皓是小人,姜维不必难为他,并且让黄皓给姜维赔礼道歉,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景耀六年(263年)。
姜维上表刘禅,言道:
“听说钟会打算统帅关中的兵马前来攻打我国。”
“现在应该让张翼、廖化二将领兵驻守在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
而黄皓听信巫师的话,认为敌军不会到来。
因此告诉刘禅不会有敌军犯境,当时蜀汉的众臣都不知道这件事。
等钟会进兵骆谷,邓艾即将进入沓中的时候。
刘禅才派遣右车骑将军廖化赶往沓中救援姜维,左车骑将军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赶往阳安关口救援众将。
姜维被邓艾打败,退守阴平。听说魏将诸葛绪攻打建威,又前去阻挡。
钟会围攻汉、乐二城,蒋斌拒绝投降。
因此钟会派军攻打关口,蒋舒开城投降,而傅佥拼杀致死。
当时钟会猛攻乐城,没有功克,但是听说关口已经攻下了。
因此放弃攻打乐城,带兵长驱直入。
姜维和廖化只好放弃驻守阴平,与驻守在汉寿的张翼、董厥会合。
一起退保剑阁,防守钟会。
钟会给姜维写了一封信,言道:
“侯爷您文武兼备,胸怀韬略,功劳显著,名声传遍华夏,远近的人们都听说过您的威名。”
“从前每次听说您的事情,都觉得跟吴札、郑乔的故事一样美好啊!”
姜维并不回应钟会的书信,安置军马,驻守险要。
钟会不能攻克姜维,同时粮草担忧,因此跟众将商议,打算退兵。
而此时的邓艾已经在绵竹击破诸葛瞻了。
姜维等人听说诸葛瞻兵败,都觉得刘禅会坚守成都,或者要退到东吴的地盘,亦或者南下退守建宁。
所以姜维带兵从广汉、郪道方向奔成都而去,以探听虚实。
后来得知刘禅不战而降,邓艾占据成都。
并且刘禅命令姜维放弃抵抗,去涪城钟会那里投降。
众将听说后,都十分愤怒,用刀劈砍石头。
姜维投降钟会以后,钟会厚待姜维等将。
并且放权给姜维等人,当他们统领原班人马,还还给他们印号节盖。
钟会跟姜维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钟会还跟他的长史杜预说道:
“姜维跟中原名士相比较,他的才能比诸葛诞、夏侯玄,都要强!”
后来钟会打算反叛司马家,诬陷邓艾谋反,
邓艾被抓在囚车里面,发往雒阳。
于是钟会,派遣姜维领兵五万为先锋,兵进成都,并且自称益州牧。
魏将愤怒,在成都发动兵变,杀死了钟会以及姜维、张翼。
姜维的妻、子,也都被诛杀。
当年与姜维一起投降的三人,梁绪官至大鸿胪,尹赏官至执金吾,梁虔官至大长秋。
三人都在蜀汉灭亡之前去世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