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晚明名臣马拯与名将杜松(1 / 2)
【杀良冒功,在此时的大明军队,尤其是在边军之中,并不是一个罕见情况。】
【毕竟大明王朝的腐败腐烂,也不仅仅是绝大多数的腐儒文官,也依然有武官败类。】
【由于杜松带回来的蒙古首级中,确实有蒙古人的普通民众。】
【宁远兵备马拯,乃万历十一年(1583)考中进士入仕,为官30余年,从知县做起,足迹遍及大半个大明。】
【乃是晚明时代,少有有无党派的大明清官,名臣。】
【同样,马拯也是之后熊廷弼镇守辽东时的得力的干将之一。】
【之后在镇守一方,面对日益强盛的努尔哈赤与女真人时,马拯能做到了“枕戈衣甲,沥血披肝”,是晚明时期,大明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
【之后,更是在任贵州左布政使(从二品)时,因过程操劳而卒于任上。】
大明神宗界(1608)。
前往辽东的路上:
熊廷弼的随从,见此一幕,连忙的向熊廷弼兴奋的说道:“大人,这天道是在为大人介绍,大人今天的得力的干将啊!”
“没想到,天道会是如此的眷顾大人。”
“难道是因为,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大人的结局过于悲惨,所以在这一世里,天道是在补偿大人吗?”
辽东巡按熊廷弼:“或许吧!”
“天道如此盘点,确实更有利于大明,但努尔哈赤与女真人,也亦能在此世里观看到天道的盘点内容与信息。”
“或许在这一世里,他努尔哈赤可以兵不血刃,就统一了整个女真。”
“但是,大明朝廷里的腐败与糜烂,真的能在这世里清除掉吗?”
......
【万历三十四年(1605),在辽东局势因高淮横征暴敛引起动荡时,马拯从山西副使(正四品),调任为辽东宁远兵备(正四品)。】
【在杜松与熊廷弼提出以捣剿之战术,震慑蒙古诸部时,马拯开始也是认同的。】
【但马拯也担心,杜松会误杀蒙古诸部与大明交好的蒙古部族。】
【当马拯得知,杜松在哈流兔击败的蒙古人是拱兔部时,便特意来查清了一下杜松带回来的蒙古人首级。】
【果然,在蒙古人的首级中,马拯发现了有蒙古人普通民众,以及蒙古人老者的首级。】
【于是,马拯便上疏至大明朝廷,并暗中指出,杜松的哈流兔之捷,有“杀良冒功”之嫌。】
【同时也指出,拱兔部与大明朝廷之间,是有款约存在的,并且拱兔部在过去,也曾协助过明军阻挡蒙古诸部进犯。】
【杜松如此行为,杜松惨杀拱兔部的普通蒙古民众,这会使大明王朝失去一个盟友,再多立一部外敌。】
【而拱兔部,也必定会因为此事,会对大明展开报复与大明为敌。】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这个后世大明辽东宁远兵备的马拯,确实有远见。”
“但我觉得吧,像后世大明辽东局势出现动荡之时,确实要以强硬的武力手段,才能震慑那些有异心的蒙古人与女真人。”
“至于,杜松将普通的蒙古民众也一起给杀了,那就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