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开始仔细地擦拭每一个零件(1 / 2)
他没有再问什么,只是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哨兵完成了任务,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帐篷,融入了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里。
帐篷内,鼾声依旧。他的兄弟们,还沉浸在那来之不易的片刻安宁之中。林泰没有立刻叫醒他们,他知道,对这些已经透支到极限的身体来说,多一分钟的睡眠,都可能是救命的甘露。
他借着从门帘缝隙透进来的、比月光更微弱的星光,将自己散落在旁的装备,一件件地摊在面前。 在这死寂的时刻,他开始了属于他一个人的、神圣而肃穆的仪式——一样样地检查他赖以生存的伙伴。
首先是他的主武器,那支陪伴他出生入死的95式自动步枪。 枪身沾满了高地上的红土和凝固的泥浆,有些地方甚至还溅上了已经变成暗褐色的血迹——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战友的。它看起来就像一根刚从泥潭里捞出来的烧火棍,但林泰的眼神,却像是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
他熟练地卸下弹匣,拉动枪机,确认枪膛内没有子`弹。然后,他将枪械完全分解开来, 一个个冰冷的零件,在他面前排列得整整齐齐。他从背包里掏出一小瓶枪油和一块擦枪布,开始仔细地擦拭每一个零件。
枪管、活塞、机匣、复进簧……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这单调而重复的机械性动作,是他平复内心风暴的唯一方式。当他的手指拂过每一寸冰冷的钢铁,感受着上面细微的划痕与滚烫的记忆时,脑海中那些血腥的画面、撕心裂肺的呐喊,似乎就暂时被这专注所隔绝了。枪油的气味,刺鼻而又熟悉,对他而言,这就是“安全”的味道。
擦拭干净后,他开始组装。金属零件之间清脆的碰撞声,在这寂静的帐篷里,显得格外清晰,像是一首只属于他的安魂曲。很快,一支崭新的、散发着冰冷杀气的步枪,重新出现在他手中。他拉动枪栓,那“咔嚓”一声,流畅而有力,让他紧绷的心,稍稍有了一丝慰藉。
接着,他拿起了自己的配枪——一支92式手枪。 这是他最后一道防线。他退下弹匣,数了数里面的子`弹, 然后将它们一颗颗地倒在手心。
一、二、三、四、五、六。
只剩下六发。
这六颗冰冷的黄铜弹头,静静地躺在他的掌心,却仿佛有着千钧之重。他想起了在阵地被突破时,他用这把枪,在不到五米的距离,打光了整整两个弹匣。这剩下的六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只剩下六次机会,去终结一个敌人,或者……在最绝望的时候,留给自己。
他将这六发子`弹,一发一发,郑重地压回弹匣,清脆的“咔嗒”声,像是死神的倒计时。
然后,他检查了自己身上的手榴弹挂袋。空的。一颗都没有了。 在最后一次反冲锋中,他扔出了最后一颗。他甚至还清晰地记得,那颗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时,腾起的火光和飞溅的泥土。
他又拿起那几个空了的弹匣。 这些铁盒子,此刻比任何东西都要沉重。每一个空弹匣,都代表着三十次扣动扳机,代表着三十次生与死的抉择。它们是这场战斗最忠实的记录者,无声地诉说着战斗的惨烈与疯狂。
他把所有能用的东西,——擦拭干净的步枪、只剩六发子`弹的手枪、几个还能用的实弹匣——重新整理好, 有条不紊地装回自己身上的战术背心里。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高效,这是无数次训练和实战烙印下的肌肉记忆。当最后一件装备扣上时,那个疲惫的、伤痕累累的林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随时准备再次投入战斗的指挥官。
他看了一眼手表,距离命令规定的时间,只剩下不到一个小时了。
不能再等了。
他站起身,走到离他最近的蒋小鱼身边,轻轻推了推他的肩膀。
“小鱼,醒醒。”
蒋小鱼的反应,几乎和林泰一模一样。他猛地睁开眼,按在刺刀上的手瞬间握紧,眼神里充满了野兽般的警惕。当他看清是林泰时,那股杀气才迅速褪去,代之以深深的疲惫。
“……队长?”他的声音嘶哑。
“命令下来了,”林泰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叫醒大家,十分钟准备。拂晓前, 我们要移动到东面三公里外的二号防线进行支援。”
“支援?”蒋小鱼愣了一下,随即苦笑道,“就凭我们这些人?”
“这是命令。”林泰没有解释,他的眼神告诉蒋小鱼,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林泰没有再多说,他开始逐一叫醒其他的战士们。
“张冲,醒醒。”
“何晨光,起来了。”
每一个被叫醒的人,反应都近乎相同:先是瞬间的警觉,然后是看清现实后的茫然,最后是听到命令后,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属于军人的服从。
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质疑。
大家默默地起身, 帐篷里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摩擦声。他们像一群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开始沉默地收拾自己的行装。
没有人抱怨。
这并非是因为他们不累,不痛,不怕。恰恰相反,此刻他们每个人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发出最原始的、渴望休息的哀嚎。但这种哀嚎,被一种更强大的、名为“纪律”和“职责”的东西,死死地压在了喉咙深处。在这种极端环境下,抱怨是最无用、最奢侈的情绪。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像病毒一样,瓦解掉队伍仅存的、脆弱不堪的士气。
虽然他们每个人,从躺下到被叫醒,只睡了不到四个小时。 而在这短暂的睡眠里,梦境也并不安宁,充斥着炮火、鲜血和战友倒下时的脸庞。他们只是在现实的噩梦和虚幻的噩梦之间,做了一次短暂的切换而已。
沉默中,每个人都开始了自己的战前准备,这些动作,已经成为他们身体本能的一部分。
张冲蹲在地上,将那堆冰冷的机枪零件,一件件地重新组装起来。 在这片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他的眼睛仿佛失去了作用,全凭一双粗糙的大手,在记忆和肌肉本能的指引下,行云流水地操作着。机匣与枪管的结合,发出一声沉闷的“咔嗒”;枪机复进簧被压缩,然后稳稳地嵌入机匣;最后,他将沉重的枪托“砰”地一声撞上。整个过程,发出了一连串细微而又充满力量感的金属撞击声,像是一头沉睡的钢铁猛兽,正在被它的主人重新唤醒。
他知道,这头猛兽的肚子里是空的。尽管一发子弹都没有,他还是用一种近乎偏执的姿态,紧紧地将它握在手中, 横陈于胸前。这挺冰冷的、无法怒吼的机枪,此刻对他而言,早已超越了武器的范畴。它是他的盾牌,是他的图腾,是他作为一名重机枪手,在这个战场上存在的唯一证明。只要枪还在,他的魂,就还没散。
另一边,蒋小鱼则像个操心的管家,在队伍里悄无声息地穿梭。他没有去整理自己的装备,而是挨个拿起身边战友的水壶, 放在耳边轻轻晃动。他并不是在检查谁偷懒没打水,而是在通过那“哐当”或“汩汩”的声音,判断里面水量的多少。
他走到那个之前差点在路上睡倒的小战士面前,拿起对方的水壶,几乎是满的。他又走到一个腹部被弹片划伤的伤员旁边,对方的水壶已经轻飘飘的,一滴水都没有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拧开两个水壶的盖子,将小战士壶里一半的水,小心地倒进了伤员的空水壶里。然后,他才将自己的水壶拿出来,把里面仅剩不多的水,又分给了另外两个看起来嘴唇干裂得最厉害的战士。
他检查了每个人的水壶,把本就稀缺的水, 精准地分给了那些最需要的人。 在这支队伍里,他不是最勇猛的,也不是枪法最好的,但他总能用他那份独有的精明和细心,去维系整个团队最基本的生命线。
“咳……咳咳……”
一阵压抑的咳嗽声传来,是何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