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面包(1 / 2)
“这还真是.嗯.”朱先烯摇了摇头。
东西方对主食的食用习惯是不一样的。大米且不说,那直接用水煮就可以了。
如果以小麦为主食,那虽然依旧要和磨坊主打交道,而面包师是不太需要存在的。因为如果要做馒头,那么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做,用笼屉来蒸面食的效率很高——这就涉及到笼屉的问题了,毕竟世界上不是哪里都有随处都可以获得的竹子。
“这其实是个可以研究的课题啊”朱先烯琢磨着,“这种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对比出饮食结构如何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我觉得国子监里面估计有不少人会对此感兴趣的。”
目光锐利的朱先烯发现了其中的学术价值。不过其现实意义,倒是也可以帮朝廷解决不少问题。
“这倒是好事。”朱先烯点头道,“因为征发民夫要管饭,如果我们重新给200万人建立粮道,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行政开支。而如果罗马本身就有这样的补贴,那我们直接把它搬运到工地上就好。”
“不过师兄,现在报名的人太多了倒也是个问题。”
罗马人提供免费面包,这是好事,朱先烯很欣慰。
但免费面包养出了太多闲得发慌的人,朱先烯觉得很难办。
“要不先这样。”朱先烯提议道,“让这200万人投简历也不太现实。就问谁有驾照,谁会开挖掘机,这个最优先招募。然后就是识文断字的,次一等。什么都不会的,最后考虑。”
“师兄,关于这个我统计过了.情况非常不乐观。这些人里面,会开挖掘机之类的施工器械的人真的很少,识文断字的人也非常少。我觉得这可能会影响到工地上的工作效率了,到时候我们发布一个规程,十个人里面恐怕有五六个都是看不懂的。”
“那就顺便给他们开个班,教他们识文断字好了。顺便,再教他们开车,开挖掘机。先招会的,让会的来教不会的。”
震旦对埃及的严苛统治要开始了。第一件事就是投资一座旱涝保收的大坝,第二件事就是在修大坝的同时和扫盲学校和工业学校办起来。
【你们这是去扶贫的还是怎么的.物理扶贫和精神扶贫一把抓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朝廷对扩大领土的事非常谨慎。”朱先烯回道,“我们每打下一个地方都是需要治理的。崇祯朝往后的岁月里面,我们除了对两京一十三省进行了全面的治理之外,再有覆盖到的就是安南、朝鲜之类的地方了。”
换而言之除了秋海棠之外,朝廷实际作为核心领土所扩张到的地方,就只有内附的朝鲜和国除之后的安南。这两个地方其实也不是完全的异域,因为它们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设立过郡县。
“总之,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朱先烯做出了决定,不过他又想起来一件事——他搞研究的欲望开始蠢蠢欲动。
刚才说搞饮食结构的比较研究,这个可以往后放放。眼下倒是有个计划可以立刻部署。
“商洛,问你个问题——古埃及文字,其实是表意文字是吧?”
“嗯可以这么说。如果说我们的文字是‘表意文字’的话,那么埃及文字也算是这种程度上的表意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