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华国震撼,华国太牛逼了!(1 / 2)
“单身的住这里,每人一套,拎包入住,水电全包,公司负担一切。”苏青云用英文介绍,周少雄在一旁不时补充细节:
“有需要的话,车队每天定时接送上下班,生活超市、健身房、咖啡厅,都在园区里,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找我。”
对于已婚员工,公司在旁边专门建了一片三层小楼,套内面积近120平,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简装风格温馨实用。
几个拖家带口的老员工走进去后,忍不住摸了摸雪白的墙面和崭新的橱柜,脸上浮现久违的笑容。
“谢谢你,青云先生。”
一位年近五十的老技师走上前,拉着苏青云的手,语气有些哽咽:
“在抡敦,我住了二十年租来的公寓,一直攒不下钱买房子。没想到换个地方,竟然有了自己的家。”
“这不是施舍。”
苏青云看着他,认真地说:
“这是你们该得的。只要跟着我干,车子有、房子有,家人有保障,孩子有学上——这,是我能给你们的底气。”
当天晚上,新抵达的所有外籍员工都住进了新房子。
公司安排了配套的欢迎晚宴,中餐、西餐、啤酒、红酒,一样不少。
笑声在食堂和公寓区的院子里此起彼伏,偶尔传来孩童的欢呼,和远处工地夜班的机器声交织在一起,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
一夜好眠,第二天一大早,苏青云和周少雄又早早站在园区门口,等着所有新同事集合。
“今天,咱们不谈工厂,不谈生产。”苏青云扬声道:
“我请大家好好看看山城,看看你们的新家乡!”
三十多辆旅游大巴早已等候。浩浩荡荡的车队从园区驶出,一路沿着江边的快速路前行,路两旁高楼林立,街道整洁,立交桥像一条条缠绕的银龙,盘旋在江水与山脊之间。
第一站,车队停在了山城地标——朝天门码头。江水浩荡,雾气氤氲,一条条渡轮缓缓驶过。
很多外籍员工都好奇地跑到江边,举着手机拍照,感叹这座城市的独特地貌。
“这座城,有山有水。”
苏青云笑着给他们解释:
“你们白天在厂房里干活,晚上在江边喝杯啤酒,周末带家人爬爬山,都是人生的乐趣。”
紧接着,车队又去了洪崖洞,挂满灯笼的吊脚楼和沿江的仿古街道让这帮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像走进了东方童话。
他们流连在小吃摊前,一口一口尝着串串、火锅底料、麻辣小面,辣得直吸凉气,却又笑得合不拢嘴。
最后一站,是山城最具代表性的步行街解放碑。
这里人来人往,街头艺人表演,商场橱窗里摆着最新款的青云汽车模型,几个年轻技师围着展车转了一圈又一圈,感叹着他们亲手参与设计的产品在异乡受到如此追捧。
黄昏时分,车队重新返回园区。
苏青云站在广场中央,看着这一张张因疲惫而泛红却依旧兴奋的面孔,心里终于落下了一块石头。
“山城不完美……”
他对周少雄低声道:“但只要我们给他们足够的待遇,他们就会有安全感。这就够了。”
“况且,只需要两年,他们的技术就会在华国传承下去,之后,他们愿意离开也可以离开。而且这两年,我们给他们的钱,足够让他们过好下半辈子了!”
苏青云自信满满地说道。
夜幕降临,青云汽车的新总部灯火通明,厂房里还亮着零星的检修灯光,预示着一条条崭新的生产线即将重新运转。
宿舍楼里,有孩子在院子里追逐,有年轻人窝在阳台上和远方的家人视频,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写下一封封家书,告诉彼岸的亲友,这片陌生的土地,已然成为他们新的家园。
……
……
由于阿斯顿马丁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都需要通过远洋巨轮漂洋过海运抵山城,这大概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段时间,这些外国工人们也暂时无事可做。
苏青云决定亲自带领这些外国高管和技术人员,好好体验一下华国的新科技和现代化生活方式,让他们尽快适应在华国的工作与生活。
首先,他带着这群人骑上了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一行人戴着头盔,排成一列,穿梭在山城宽阔整洁的街道上。
对于这些来自欧洲的老牌工业国的人来说,街头成百上千辆共享单车停放得整整齐齐、随扫随骑,已经让他们瞪大了眼睛,连连感叹:
“在我们国家,这种单车肯定几天就被偷光了!可在这里居然没人乱搬乱藏,还这么有序。”
接着,苏青云又带他们去体验了华国最普及的扫码支付和人脸支付。
几个人站在便利店里,看着苏青云掏都不掏钱包,直接掏出手机一扫,或者在自助收银机上对准人脸,付款秒到账,一个个都惊掉了下巴,甚至好几个高管还傻乎乎地摸自己的脸,试图模仿着付款,却发现自己没有开通账户,只能看着收银员笑呵呵地告诉他们:
“得先注册哦!”
更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掌纹识别。
苏青云带他们去了一家智能体验馆,在门口刷了个手掌就进了门,整个过程无比丝滑,连个保安都没看到,大家忍不住摸着体验馆的玻璃门叽叽喳喳讨论:
“要是在我们家乡,这玩意估计第二天就坏了,一大堆人拿假手掌来糊弄!”
笑闹之余,苏青云又带他们挤了趟山城地铁。
高峰期的地铁站人山人海,却秩序井然,车厢里干净到几乎没有垃圾,大家自觉排队上车下车,一位外国高管小声嘀咕:
“在我们那儿,这么多人早乱套了……这儿居然一点儿吵闹都没有!”
一群人围着苏青云拍照录像,连回国给家人炫耀的话题都准备好了。
等到了晚上,苏青云干脆拉着他们去吃山城的特色串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