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如何拍马屁(2 / 2)
〖艾伦,最近读了什么诗啊?〗
〖小时候看不懂,后来觉得编剧真欺负人。〗
〖应该念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错,应该是:钟山内个风雨~起~苍黄,百万内个雄师诶~怎么能够~~过大江。〗
〖比如曹操,你说他贵为汉丞相,兵多将广,宏图霸业指日可成,他顶多呵呵一笑。
你说他诗词好,《龟虽寿》《短歌行》好在哪,他会笑着跟你讨论文学,谈的高兴还会请你喝酒吃肉。
你说你年轻时一家人在京城被人欺压,当时任北部尉的他不惧对方背景巨大秉公执法五色棒伺候;董卓之乱时,看到别的诸侯都在内斗,只有他带着少数人追击董卓,他会呆住然后迷茫许久,最后长叹一声。〗
〖哥哥在采访中说王菲打麻将太差,王菲气的不行说:你讲我唱歌不好听我认了,你说我打麻将不好我真不服!〗
〖你夸陈老总军事家,十大元帅,会调兵遣将,陈老总面无表情,你夸他诗写得好,你是他的诗迷,陈老总能邀请你到他家吃饭。〗
〖陈老总写的三首诗,我是倒背如流啊!〗
〖陈老总反手送你一本他的诗集。〗
〖大可不必!〗
〖单看梅岭三章,辛弃疾得站起来敬酒。〗
〖看到诗集,又坐回去了。〗
〖逆境李杜光芒,顺境打油彷徨。〗
〖先生给陈毅的信: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为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
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感觉与律诗稍有违合。
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
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对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
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
〖高情商:我不善写诗。〗
〖低情商:你写的就不是诗。〗
〖得先夸“同我一样”……〗
〖先生估计措辞至少得琢磨半宿。〗
火热的年代。
毅毅撇了撇嘴,眼神里带着三分委屈七分不服看着先生,活像个写完作业却被家长批评字写的太差的蒙童。
先生摸了摸鼻子道:“我是真的不擅长律诗……”
“哼,你们啊,不懂欣赏。”
毅毅别过脸去,手指在桌上无意识地划拉着,忽又眼睛一亮。
“不过我下棋可是很厉害的!”
一旁的美男子闻言含笑点头,端起茶杯浅饮一口,方才悠悠道:“这倒是不假,你的棋风,颇像古之棋圣。”
“哦?”毅毅顿时来了兴致,身子往前倾了倾,“是哪位棋圣?”
“是吴国的严子卿、马绥明?”
“还是宋时的刘仲甫?”
“莫不是清时的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
美男子轻轻摇头,唇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还要更早些。”
毅毅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都不自觉拔高了几分:“莫非是弈秋?我何德何能啊!”
弈秋,史料中第一位有名字的专业棋手。
他激动得搓了搓手,仿佛得了天大的褒奖。
美男子被这话噎得轻咳一声,险些失了风度:“倒也不必追溯到那么久远。”
“那是哪位?”毅毅眨巴着眼睛,满脸求知若渴。
“大汉棋圣。”
毅毅愣了愣,脱口而出:“刘启啊?”
“正是。”
“……”
毅毅小声嘀咕,“我下棋哪有他那么不讲武德,下不过就抄起棋盘砸人脑壳。”
先生闻言,终于忍俊不禁,朗声笑道:“你倒是比他讲究,不过就是爱悔一手棋罢了。”
陈毅老脸一红,急忙辩解:“我这不是只跟您几位下才这样嘛!”
“棋艺不如人,咱们自家人切磋,何必较真?”
“在外人面前,我可从来都是规规矩矩的。”
先生指着天幕上“三拍马屁”的议论,看向美男子笑问:“依你看,他这般说辞,算是三拍中的哪一拍?”
见美男子故作沉吟,毅毅急得直摆手:“我这可不是拍马屁啊,说的都是大实话!”
美男子与先生对视一眼,忽然抚掌大笑:“现在可以确定了,确为拍马屁无疑!”
“……”
~~~~~~
大明,永乐年间。
应天府茶肆里,几个茶客正围在桌前热议天幕。
“要我说啊,这拍马屁的学问,确实比做文章难多了。”一个青衣书生摇头晃脑。
旁有个应捕人附和道:“可不是嘛,今早我哄家里老母亲,夸她腌的菹菜比光禄寺还地道,老人家一高兴,多给了我两个铜钱买酒喝。”
对坐的绸缎商抚掌笑道:“昨日我去见都税司大使,夸他画的那幅画颇有吴道子笔法精妙,他愣是拉着我品鉴了半个时辰。”
都税司,明代征收商税的机构。
这时一个稚童蹦跳着过来,看向绸缎商,开心道:“阿爷阿爷,我夸隔壁张小娘子的毽子踢得好,她答应教我啦!”
众人哄堂大笑。
青衣书生捻须道:“小郎君这般年纪就深谙此道,将来必成大器啊。”
突然,街角传来一阵喧闹。
原来是士子从文会归来,个个意气风发。
“李兄今日在宴上那首诗,当真笔落惊风雨啊!”
“张贤弟过誉了,倒是贤弟的策论,连大宗师都赞经世致用呢!”
“哪里哪里,比起王兄的凌云健笔意纵横,小弟还差得远......”
闻言,茶肆众人相视而笑。
“这些文人老爷们,夸起人来比咱们市井的还会来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