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李渊:恐怕后世朝堂又是另一场五姓七望、关陇世家!(1 / 2)
“#教育#”
“学校教育中有哪些让你不理解的东西?”
~~~~~~
评论区:
〖学校教育最牛逼的地方就是:你做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什么做不到。
反正你需要是一个六边形战士,才能勉强符合要求。
德、智、体、美、劳!
你以为那是你的榜样,其实那是对你的起步要求。
孔子几千年前说的“因材施教”,都被狗吃了。〗
〖不,中式教育反而是与德智体美劳完全脱节的,没一个沾边。〗
〖德智体美劳也只是他们说给你听的罢了,实际上他们只关心考试卷子上的分数。〗
〖还是人多,不缺耗材,等哪天耗材不够供养老爷们了,就该急着抓质量了。〗
〖“全班倒数10名成绩劣后的同学写保证书,期初列出成绩承诺,期末考核不达标者转去慢班。”——出自明朝张居正《考成法》
“因为XX同学,全班晚放学15分钟。”——出自秦朝连坐制度
“你们组来投票,选出那个最不老实的孩子。”出自《兵法》十卒而杀其三,次者十杀其一&大汉十一抽杀令
“这次的贫困生由班长组织登记一下,放学前交给我。”——出自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明天学校组织打扫积雪,大家自己带着铁锨来。”——出自唐朝府兵制&北魏世兵制
“全班同学按月收缴班费,各支出用度统一采买,不再接收同学捐物,班费入账。”——出自明朝张居正《一条鞭法》
“下周一检查背诵,错一句的全文抄十遍,错两句的全组一起抄。”——出自宋朝王安石《保甲法》
“期末考试的年级排名,将直接决定你下学期的同桌是谁,成绩持续优异者坐在离老师最近的第一排。”——出自隋唐科举制
“班长,记一下上课说话的同学,他的名字会出现在本周的班级日志上。”——出自明朝锦衣卫制度
“毕业生无法自主择业的,创意突出者可加入校园创业孵化器,校方提供启动风险资金,占股20%+优先清算权。”——出自宋朝王安石《青苗法》〗
〖还有管控学生头发,出自剃发令,留发不留头。〗
〖还得穿校服,剃发易服。〗
〖很多年前,刚上初中的时候,教室里只有桌子没有椅子,我们都是自带板凳上学。〗
〖原来阁下是军户出身,北魏世兵制,需自备武器甲马。〗
〖高三的时候全班同学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累。”
但如果老师或者家长听见了他们就会说:“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累,大家都累。”
真是无语,大家都累就不累了吗?〗
〖累了应该休息,而不是比谁更累, 这才是正常人的逻辑。〗
〖若干年后人口减少导致这位教师下岗,他到校长室去据理力争,校长笑眯眯地跟他说,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下岗。〗
〖某天校长被捕,在那喊冤,某委的人说: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被捕。〗
〖巴掌呼到自己脸上才知道疼。〗
〖其他就不说了,最让我憎恶的是“睡眠剥夺”和“拉屎自由”。
老师认为学生的屁股是水龙头,说开就开,说关就关。〗
〖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不要找借口!”
上学时因为班级里发生了一些问题被叫到老师办公室,我像解一道数学题一样,努力地在脑海中梳理所有可能导致这个结果的因素,一条一条地罗列出来。
我只是想找出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看看到底是哪个环节起了决定性作用。
经过我小脑瓜一番分析,我发现在那些交织的原因中,最主要的责任似乎并不在我身上。
话音未落,老师猛地一拍桌子:“不要找借口!”
那一瞬间,我愣住了。
我只是想弄清楚“为什么”,怎么就变成了“找借口”?
那感觉仿佛寻求真相本身就是一种过错,只是需要有个人背锅罢了。〗
〖这老师典型分不清“原因”和“借口”。〗
〖不是不分,是不想分,要是真给你分析出原因了,作为老师的就要真的用时间和精力去去解决,反之就没那么多事。〗
〖老师以不作为而获得清闲。〗
〖“不要找借口”是一种典型的封建思想和有罪推定话术。〗
〖“青天大老爷,小人冤枉啊!”〗
〖逻辑分析:青天大老爷会冤枉人吗?〗
〖胡说,老爷英明神武,会冤枉你?你分明是垂死挣扎,诽谤公堂!本官最后告诉你一句话:不要找借口!〗
〖换成“这不是你这么做的理由”,听起来就正常多了,这说明对方认真听你说话、认真思考了你的话,哪怕是敌人,也是可以沟通的。
但“不要找借口”这句话,潜台词就是“我不想听你说理由,我就是道理,你给我乖乖认错”。〗
〖学校教育教一套,实际社会运行另一套。
什么遵纪守法,勤劳善良,忠诚勇敢,人人平等,公平公正,礼貌道德等等,到了社会上基本上不存在。
花费人家精力最旺盛的二十几年时间,就学了些这?
就算你改变不了,起码可以把真相告诉人家。〗
〖学习温良恭俭让,出社会发现都是坑蒙拐骗偷。〗
〖当我还是傻瓜的时候,被他们那套谎言骗得热泪盈眶,义愤填膺。你要小心这世上的坏人,他们都憋着劲教你学好,然后由着他们使坏。〗
〖离谱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要求人都长一个样。
信奉木桶效应,冰箱就得会制热,梅西就得会打篮球。
要听话,你想的都不对,长辈老师都对。
讲题目不讲逻辑,因为考试不考逻辑。
永远要卷,我写三份你写五份他写七份,学无止境,卷无上限。
娱乐有罪,今天敢打球明天就敢打人。
不上好小学就废了,不上好中学就废了,不上好大学就废了,上完没找着工作废了,找工作没找到好工作也废了。〗
〖最弱智的东西——罚抄,尤其是那种量极大的罚抄。
我能理解,这是一种服从性测试,目的是驯服学生,方便管理。
我能理解,老师生气了也需要泄火,需要靠体罚一下学生来消消气。
我不能理解的是:你既然罚抄了,抄点古诗文言文这种多少有点意义的东西不好吗?
让我把《藤野先生》抄十遍,是觉得我抄完能变成周树人吗?〗
〖服从性测试的精髓就在于驯服你,做对你来说无意义的事情。〗
〖罚抄就是间接体罚,所以抄什么关系不大。〗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是为了让学生记忆知识点而抄,还情有可原,但有的老师啊,让你抄卷子,一字不落的抄。〗
〖一个学校,竟然会因为学生宿舍里的被子叠放和垃圾桶里的垃圾而让学生返寝整改,甚至回家反省。不如叫家政培训公司。〗
〖私以为最离谱的还是这条:床上不能躺人,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
〖一:死抠细节而忽视整体,俗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规则怪谈。
为了满足某些管理层的懒政需求,一刀切的管理方式简直不要太多。
上课不能喝水、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这些就是反人类规则。
喝水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任何人无权剥夺。
如果这样就觉得冒犯了老师,那这老师也太自以为是了。
他们误以为师道尊严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绝对掌控权,恨不得连学生呼吸也要经过自己的同意。
这不是师道尊严!是千年的帝制传统的复辟!
正如古代的臣子仰面视君也是犯罪那样!
三:默认直接跳过新手保护期,一上来就提很严苛的要求。
四:对于因为客观原因而掉队的孩子,不但不鼓励反而责骂,过分太迷信“知耻而后勇”。
五:禁止学生学考试以外的其它内容。〗
〖你别把它当成是“教育”,把它看作是“筛选”和“服从性集训”,“教育”只是手段和副产品,就豁然开朗了。〗
〖好像所有的教学者几乎都默认所有的知识点讲一遍每个人都能记住,之后就不允许出错,一旦错了都会被大声呵斥。〗
〖给你换个形容方式,你就懂了。
比如你想挑选一个结实的杯子用,但是你现在有一万个杯子,那效率最高的方法就是什么?
把他们全从二楼全扔下去,从没碎的里面挑。
至于大部分时候全碎了,也无所谓,毕竟没杯子也可以用手捧着喝水,你包里面一万个杯子真能累死你。
这就是杯子越多,杯子越少的道理啊。〗
〖强度很高,知识却很少,拿出大量时间脱产复习。〗
〖很难想象三年的学习时间,居然花将近一半的时间不学新知识而是练应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