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皇姐为夫 > 大乱

大乱(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乱

于是,阿芙暂时留在了这个二进的宅院里。

二皇子如今被皇帝要求学习政务,大的事情处理不了,一些小事还能办到的。

他帮阿芙安排了新的身份,又安排好保护的人,这才稍稍放心一些。

出京和亲时,阿芙带了一些银钱。这些钱财被崔颖保管着,现下拿出来使用,足够几人用一辈子了。

年关将近,皇宫里的愁绪暂时消散一些。

苏宝林掌管后宫数月,在冯充容和刘才人的帮助下筹办过年事宜。

“按照往年旧例,得给各宫姐妹,各个公主,都再添四身过年的衣裳……”刘才人轻声提醒。

苏宝林叹气:“旧例是旧例,我也知道旧例,可今时不同往日。”

刘才人不说话了。去年一年中,朝廷失去部分领土,其余地方的赋税都被拿去发军饷了,还有一些地方因为年景不好,赋税都收不上来。

“一人两身吧。”苏宝林一锤定音,“就当是后宫诸人齐心协力支援前线将士了。”

两人只得称是。

这个新年过得也简单。

家宴上,不满一岁的八公主不知何故哇哇大哭。皇帝两条眉毛几乎拧在了一起,“啪”的一声放下酒盏,呵斥道:“奶娘呢?没看到公主在哭?快把她带下去哄一哄。”

因为这哭闹,皇帝也没了兴致,略喝两口酒,就起身离去了。

其余人等面面相觑,勉强坐一会儿,家宴就散了。

刘才人叹一口气,说道:“当年是何等热闹,这才过了几年啊。”

苏宝林不说话,贵妃姐姐还在世时,她可没想到世道变得这样快。

阿芙倒是在宫外度过一个安静祥和的新年。

兴德不在,但有她和崔颖姑姑。

两人一道剪窗花、贴春联、包饺子,偶尔喊邹澎帮一下忙。

新春当日,阿芙还给几人一人发了一个红包。

二皇子挂念这个在宫外的姐姐,在初一下午抽了空,带着张颂悄悄过来探视。

见姐姐在宫外过得还不错,二皇子也笑了。

他指一指房门上的春联:“你写的?”

“对啊。”

“不错不错。”

崔颖姑姑端来了瓜子松仁果脯杏干等物,笑吟吟道:“殿下尝一尝。”

“嗯,宫外的东西我都不常吃。”二皇子拈了一枚杏干放在嘴里,很快便苦了脸,“好酸啊。”

阿芙咯咯直笑,崔颖也笑吟吟的。

“你们不必担心兴德,有我呢。”二皇子改吃松仁,剥皮之后,慢慢吃瓤。

阿芙笑笑:“是啊,我知道有你。就是有你,我才能放心一些。”

他们姐弟说话,张颂就在外面安安静静站着,仿佛自己不存在一样。

现在的二皇子和去年不同,作为年纪最长的皇子,每天被逼着去学习政务,远不像以前那般有大把空闲时间。

这还是阿芙安顿在此地后,他第一次前来探视。下一次不知道是哪年哪月了。

见时候不早,张颂轻声提醒:“殿下,该回去了。”

“唉。”二皇子叹一口气,“真不如你还在静心苑的时候。”

当时都在皇宫里,他厌恶读书时,一擡脚就能走到静心苑,揉揉猫、逗逗鸟,再喝一杯崔姑姑煮的乌梅汤。

以前还不觉得怎样,现在想想,那生活还真是惬意。

张颂轻咳一声。

二皇子意识到这话有点不对,打了个哈哈,绕过这个话题,只说道:“那我先回去。你有什么事,可以让邹澎找我。他有办法,不然找张颂也行。”

阿芙点头:“好。”

二皇子刚一回宫,便遇上了另一个姐姐,是去年一年接连丧兄、丧母的二公主。

因为还在孝期,大过年的,二公主的衣裳也称不上华丽。

“二姐姐。”

二公主神情冷淡,只“嗯”了一声。

二皇子走后,二公主身边的嬷嬷便近前一步,说道:“公主还不觉得奇怪吗?二殿下去年私下派张公子去找六公主,后来就没动静了。找到没找到,也没给个说法。”

“嬷嬷想说什么?”二公主秀眉微蹙,“没带回来,可不就是没找到吗?”

过去一年,她经历太多,从宫中最尊贵的公主变成了没娘的小可怜。怕老四老五或同情或奚落的眼神,她干脆借口守孝,没再去内学堂读书,整天只和宫女嬷嬷待在一处。

而且因为丧母的缘故,她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亲近信赖自己的乳母黄嬷嬷。

黄嬷嬷有点急了:“我的公主诶,您看二殿下的样子可有一点伤心难过?张公子像是找到一半就放弃的人?”

“可他们并没有把人带回来。”二公主低声道。

张颂去找人,月余便回,回来做什么?回来过年么?可张颂回来时,并没有带回六公主。

“问题不就出在这儿吗?可能找到了,但是没带回来。”黄嬷嬷加重了一下语气,“那会不会就是留在外面了?”

二公主有些不耐烦:“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公主忘了吗?贤妃娘娘临终前,陛下把公主指给了张公子啊。”

黄嬷嬷一提醒,二公主想起来,是有这么一回事。

她并不待见张颂,但这是母亲生前遗愿。

“听陛下跟前侍奉茶水的小太监说,六公主被派去和亲前,南平侯上书请陛下为六公主和张公子赐婚呢。”

二公主只觉心烦意乱,又感觉莫名恶心:“那你说什么办?”

父皇是什么意思?觉得她嫁不出去吗?所以把想娶皇六女的人塞给她?

“依老奴之见,公主不如使人打听打听,也好心里有个章程。”

二公主想了想:“行吧,那就找人打听。”

这方面,她并不缺人手。

胞兄先太子亡故后,他的明卫暗卫没被牵累的,有的去投奔旁人,有的则转而效忠她。

她一个公主,又不出宫,又不处理政事,跟着她就和赋闲差不多了。

让他们去调查事情,也算给他们找点事做。

此事真相也不难查,过了一个多月,还真让他们给查出点东西。

二皇子大年初一那天曾经带着张颂出宫,在某处宅院停留了半个时辰左右。

当然,并不是不满十四周岁的二皇子养外室。

宅院里那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和失踪的安远公主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得知此事,二公主双眉紧蹙:“她什么意思?放着公主不做?去当个平民百姓?”

“我的公主诶,您怎么就这么单纯呢?”黄嬷嬷比她还急,“她在宫里是公主,在宫外可就不一样了。没听说张公子跟着二皇子去看她吗?若他们在外头有私情,公主你在宫里又怎么能知道?”

“外室?”二公主皱眉问。

她记得,大皇兄就是在外面置办了一个外室。

黄嬷嬷听到“外室”二字,臊得老脸通红,“呸”了一声。

二公主更觉得恶心了,一方面觉得,一个公主不至于这么自甘下贱。转念又想,也不一定。她这个六妹妹,似乎从不把尊严看得太重,当年不是还巴结苏氏母女吗?

张颂不稀罕她,她还不稀罕张颂呢。但她不能容忍他和别人拉拉扯扯,是觉得她没了娘好欺负是不是?

“那你说怎么办?”二公主问。

黄嬷嬷压低声音:“既然她人在宫外,不是公主,那除掉她的办法多的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说话间,她比了一个杀人的手势。

二公主吓了一跳:“何必这么狠?让她不能如愿就行了,下这样的死手干什么?”

再不喜欢这个妹妹,也没想着让她去死。

黄嬷嬷讪讪一笑:“公主心善,公主说的是。”

二公主思忖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

先太子忌日这天,二公主提着亲手煲的汤去见了皇帝。

皇帝近来身体大不如前,看上去也老了好几岁,不到五十岁的年纪,鬓边白发格外明显。

听说二女儿送汤,皇帝按了按眉心:“让她进来。”

接连遭受打击后,二公主看上去成熟温婉不少。

行礼过后,她奉上亲手煮的汤。

皇帝尝了一口:“是跟你娘学的吗?和你娘煮出来的味道差不多。”

“是从我娘那学的。”

皇帝放下汤匙:“说吧,找朕什么事?”

他不认为次女来找他,仅仅是为了送汤。

被皇帝戳破心思,二公主有点畏惧,但想到来意,大着胆子道:“父皇,女儿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有些不明白。二弟既然找到了六妹妹,为什么不把她接回宫里来,堂堂公主,安置在外面算怎么回事?”

“你在胡说八道什么?”皇帝神色一变。

“女儿没有胡说,是找到了啊,就安置在杏花巷第四户人家。听说是张公子亲自带人去湘州接回来的。”

皇帝面色沉沉:“当真?”

“是真是假,父皇派人一查便见分晓。”

二女儿说的连地址都极为详细,皇帝心里不自觉信了几分。令二女儿退下后,他派人去查探。

没多久,便得知此事属实。

皇帝愤怒不已,倒不是心疼女儿,而是生气二皇子的隐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