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孙唐】泅渡·上部 > 【第五十四章】逝水莫留

【第五十四章】逝水莫留(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长老闻之,寒心酸鼻,亦胸中气闷也。良久曰:“你我所为,不怪他怨怼,莫再多言。”行者曰:“旧话不提,师父可还心疑我?汝今在荣王舍外,定见了甚么。”长老曰:“汝既肯同我去,便不言此,今后一心向佛便是。”

不待他言,独策马上山。心道:“悟空,你如何不知,此世间事,若皆可说破看破,便无俗子凡夫。你谓我疑你,我却是信你。而究竟谁弄玄虚,离间你我,又有何目的,为师顾不得了。我若不知真相,许能好过几分。”行者却曰:“他避我如此,为躲嫌疑,还是觉我有分别之心?分明几句话便解释了,为何次次都不要我说?想是寻由,与我情绝耳。”

他师徒各怀异志,各有嗔恚。一路无言,上得山去。果有山洞栖焉,遂燃火避山间野兽,各寝其间。山雨欲来,风卷残云。至夜,霹雳一声,遂有大雨滂沱。行者起身,取披帛于行李中,覆以长老身上。独自个儿坐洞口,听一夜雨声如注。

他见银河倒泻,忽忆婆娑幻境中,无数夜雨。陈祎与他同宿,任外风雨晦暝,亦两心缱绻,温情脉脉。行者忽悟,所谓婆娑幻境,恰如那一间暖阁,避外头几多风刀霜剑。梦觉开门来,赴辽阔天地,他二人便被刀剑穿身,死无葬身之所。若云了无遗恨,何其难也?行者叹曰:“竟是老孙参不破,我早非小石猴,他亦非陈祎。余二人从来所来,往去处去,从不似他两个,随心而至。”

长老睡至五更,忽打个寒颤。乃惊觉,见行者坐洞口石上,又一夜无眠。再看自家身上,盖一杜若蓝披帛。风过林梢,彼时正当年少。他视净瓶中岁月如寻常,实则亦不过一个丁坤,便搅动天塌地陷。长老心曰:“原来所谓看透红尘,只因尘世无处可避。惟佛门一方净土,方容我此飘絮之身。”两处愁肠,好似一夜风雨。淅淅沥沥,缠绵不已。

次日,八戒醒来,难得有好脸色。盖因昨夜,与行者冲撞,而偏生被他言中,一夜急雨。呆子过意不去,倒是笑相迎。有搭无搭,同行者语。四众进山,缓行良久,过了山头,下西坡,乃是一段平阳之地。猪八戒卖弄精神,教沙和尚挑着担子,他双手举钯,上前赶马。那马更不惧他,凭那呆子嗒笞笞的赶,只是缓行不紧。

行者道:“兄弟,你赶他怎的?让他慢慢走罢了。”八戒道:“天色将晚,自上山行了这一日,肚里饿了,大家走动些,寻个人家化些斋吃。”行者闻言道:“既如此,等我教他快走。”把金箍棒幌一幌,喝了一声,那马溜了缰,如飞似箭,顺平路往前去了。

那长老挽不住缰口,只扳紧着鞍桥,让他放了一路辔头。他而今羸瘠不堪,颠倒地身骨皆疼。仍不肯于行者处拂面,遂扳紧鞍桥,擡头看来。却见山泽广大,天地无垠。似他昔日离长安时,策马阔步,但觉前程无忧。披星戴月,食风饮露,赴苦海无涯。一路天高云淡,教人气爽神清。胸中忽觉烦愁皆消,恰似明月入怀。那长老揽辔,弥不减速。有二十里向开田地,方才缓步而行。

正走处,忽听得一棒锣声,路两边闪出三十多人,一个个枪刀棍棒,拦住路口道:“和尚!那里走!”唬得个唐僧战兢兢,坐不稳,跌下马来,蹲在路旁草科里,只叫:“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噫!此乐极生悲也。那为头的两个大汉道:“不打你,只是有盘缠留下。”

长老方才省悟,知他是伙强人。一个个青脸獠牙欺太岁,果然不亚巴山虎,真个犹如出水龙。三藏回头张望,不见徒弟来。心道:“这猴头逐马不追,正是冲我撒气哩。如今我落在这些人手中,却如何是好?”

长老定气凝神,见来人这般凶恶,只得走起来,合掌当胸道:“大王,贫僧是东土唐王差往西天取经者,自别了长安,年深日久,就有些盘缠也使尽了。出家人专以乞化为由,那得个财帛?万望大王方便方便,让贫僧过去罢!”

那两个贼帅众向前道: “我们在这里起一片虎心,截住要路,专要些财帛,甚么方便方便?你果无财帛,快早脱下衣服,留下白马,放你过去!”那三藏心气之高,闻此言,也无一好颜色,却道:“阿弥陀佛!贫僧这件衣服,是东家化布,西家化针,零零碎碎化来的。你若剥去,可不害杀我也?只是这世里做得好汉,那世里变畜生哩!”

那贼闻言大怒,掣大棍,上前就打。这长老口内不言,心中暗想道:“可怜!你只说你的棍子,还不知我徒弟的棍子哩!如此打了我,使他撞见,却不是惹了祖宗。他又性急,若弄出事来……”思量此中,那贼那容分说,举着棒,没头没脸的打来。长老一生不会说谎,遇着这急难处,没奈何,只得打个诳语道:“二位大王,且莫动手,我有个小徒弟,在后面就到。他身上有几两银子,把与你罢。”那贼道:“这和尚是也吃不得亏,且捆起来。”众喽罗一齐下手,把一条绳捆了,高高吊在树上。

却说三个撞祸精,随后赶来。八戒呵呵大笑道:“师父去得好快,不知在哪里等我们哩。”他原是没话找话,猛擡头,忽见长老在树上,他又说:“你看师父,等便罢了,却又有这般心肠,爬上树去,扯着藤儿打秋千耍子哩!”行者见那长老悬于树,摇摇欲坠。惊曰:“不好!此番却闯了祸也!”又谓那八戒道:“呆子,莫乱谈。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

行者原无坏心,但昨被呆子阴阳怪气,讥刺一通。心中有气,无处可撒。适见八戒驱马,便觉他生事,定要扯闲话。遂放马走,自家亦阔开步来,逐此山野间。此处惠风和畅,碧空如洗,他一路跑来,将那百转愁肠,也理个平直。正是烦愁皆消,正欲逐回长老,何意却害他困此。

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即转步,摇身一变,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便往长老陷身之处去。

毕竟不知如何救得长老,又将生出何等事端。且听下回分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